|| 2025-11-14 14:28:37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39 |
县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枢纽,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太湖县围绕“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共治”等核心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织就了一张紧密的基层治理“幸福网”。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走进晋熙镇玉龙华府小区,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处处洋溢着和谐氛围。这得益于社区党总支推行的“楼栋长微治理”模式,通过发挥“熟人治理”优势,构建起“邻里式”自治“微网格”。
“我们楼栋长就是居民的‘贴心人’,谁家有困难,我们第一时间了解;邻里有小矛盾,我们及时调解。”玉龙华府小区楼栋长陈大姐自豪地说。
太湖县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底。全面推行“皖美红色物业”与“支部建在小区(网格)上”,实现36个网格党支部和55个小区党支部全覆盖,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整合业委会、物业、居民等多方力量。
网格管理,推动服务下沉
“张阿姨,您上次反映的楼道照明问题已经解决了。”“李大爷,您的医保认证我可以帮您办理。”在太湖县城区,67名专职网格员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管家”。
太湖县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原则,对城乡网格进行统一优化。城区以300-500户或独立小区为标准划分,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目前已完成“多网合一”,全县共划分1118个综合网格。县财政提供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网格员队伍稳定、工作落地。同时,积极推进综治网格与文明创建网格等“多格合一”,以网格化驱动基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多元共治,凝聚社会合力
在北中镇玉岭村,“和事佬工作站”名声在外。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发挥余热,用他们的经验和威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银发力量”。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矛盾说开了就好。”年过七旬的党员老刘笑着说,“我们这些老同志说话,大家还都愿意听。”
牛镇镇创立的“红小牛”基层治理品牌更是家喻户晓。该镇运用“红小牛224工作法”,借鉴“六尺巷”典故,持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太湖县构建了以社区为核心,联动社会工作服务站、业委会、驻区单位、楼栋长和居民的“多元共治”机制,形成“党员带头、多方联动、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各地打造的居民自治“议事厅”,定期收集民意,推动民事民议,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真正主角。
下一步,太湖县将进一步做实小区、网格党支部,提升组织动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网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推动数字化赋能;规范并推广“议事厅”等协商平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打造更多如“小区楼栋长”“和事佬”“红小牛”般的本土治理品牌。努力让通往幸福的道路更加宽广,让千家万户的“幸福门”越开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