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10:46:27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01 |
近年来,大石乡在“三资”财务管理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强化监督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完善制度建设,筑牢“三资”管理根基。大石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了资金管理的规范流程,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资金的使用透明、合规。其次,在资产管理方面,建立了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进行详细登记,做到账实相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及时处理资产的增减变动,防止资产流失。此外,资源管理也纳入了制度化轨道,对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规范财务流程,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大石乡通过引入现代化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操作水平。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流程办理业务,确保每一笔业务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通过规范财务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提升了“三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强化监督机制,保障“三资”管理公开透明。监督是“三资”管理的重要保障。大石乡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确保“三资”管理的公开透明。一是内部监督。成立了由乡纪委、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同时,加强了财务公开,定期将财务收支、资产状况、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外部监督。邀请上级财政、审计部门对乡“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此外,还积极接受社会监督,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三资”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通过强化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了“三资”管理中的腐败行为,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强了群众对乡镇财务管理的信任。
盘活“三资”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三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方面,通过整合闲置资产,将其出租或进行再开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例如,将闲置的校舍改造成农产品加工车间,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加工场地问题,还为村集体带来了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山林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利用山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家禽;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打造采摘园;利用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和民宿。通过盘活“三资”资源,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大石乡将继续深化“三资”管理改革,探索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三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卓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