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安徽太湖:传承创新非遗文化 让曲子戏唱得更响
2024-03-27 09:27:18 信息来源: 学习强国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433

曲子戏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百里镇的一种地方戏曲,近年来,为传承和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湖县积极进行资料挖掘,对节目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打磨,通过“线上+线下”推广的方式,让曲子戏唱得更响、走得更远。

“‘关公降曹’‘送子观音’这一类的曲子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我们来到了百里镇三千寨下的松泉村,这也是太湖曲子戏的发源地,大家可以看见,在我身后的舞台上,曲子戏演员正在为送戏下乡进行紧张地彩排。”记者张涛介绍。

在舞台上,对演员进行指导的正是太湖曲子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书民,田书民从小就对曲子戏感兴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唱曲子戏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曲子戏在我们这里流传了五、六百年,如果遗失了就非常可惜,所以在2008年以前,我就邀请了当地一些爱好者,开始将曲子戏保护和传承下去。”田书民说道。

太湖曲子戏主要用于乔迁新居、寿典、升学等喜庆事项中,分为围鼓座唱和走唱两种形式,座唱时一般有5至8人。各人手执乐器,由鼓板师领头,用方言演唱,一唱众和。由于使用方言,唱词具有地方特色,之前曲子戏一直仅流传在当地,经过一代代人不断挖掘,现在的曲子戏按情节需要,对节目和唱词进行了创新编排,同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曲子戏,当地也是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百里镇曲子戏剧团每年都会来松泉小学进行教、唱、演活动,学生们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课间都会哼唱几句。”松泉小学校长殷延洁说。

截至目前,太湖曲子戏业余演员已经由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0余人,同时当地文化部门还常年对群众开展曲子戏培训,培训学员已经超过1000余人。

“我们每年的演出任务有30多场,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推广,在线上最多的时候有3万人在观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曲子戏。”该剧团负责人田诗青说。

2008年,太湖曲子戏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多次在省内外开展演出活动。为传承和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太湖县百里镇通过搭建文化平台、培育非遗传承人等一系列措施,让曲子戏这一古老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截至目前,太湖县百里镇拥有曲子戏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人,县级非遗传承人3人。

据百里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储志钢介绍,百里镇设立了专项资金来支持曲子戏的发展,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广的模式来提升品牌影响力,现在正在积极将曲子戏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曲子戏走得更高、更远。作者:吴阳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