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16:22:05 编辑: 刘亚欣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135 |
天华镇大山村某村民今年2月10日步入婚姻殿堂,为响应国家号召,婚礼宴席只是双方家长见面吃饭,招待了4桌客人。这位村民说:“以前婚礼宴席都是几十桌,一桌摆十几个菜,大家吃不了多少,现在减少桌数,选一些大家喜欢的菜,不浪费。”
乡风文明是巩固乡村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天华镇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三剂良方”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抓好志愿服务方吹响“集结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准设置政策法规宣传岗,清明节前后,组织社会事务办、环保办、市场监管所等部门联合开展“塑料花”等殡葬祭祀用品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所有商店开展政策宣传,劝导商户当场下架不易降解祭品和封建迷信色彩殡葬祭祀用品,对前来采购“塑料花”等祭祀用品的群众进行劝导与制止。此外,各村纷纷开展志愿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访入户,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通过献一束鲜花、植一棵常青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营造“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良好氛围。共计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5次,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成功劝导12起采购“塑料花”等祭祀用品。
抓好村规民约方打造“压舱石”。根据县出台的《太湖县村(社区)干部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天华镇将农村婚俗和殡葬习俗等事项纳入积分管理,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问题进行治理。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把一些德高望重的村民吸纳进来,通过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制订“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基层群众自治清单和村规民约规范事项,使“小规约”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喜事的“硬杠杠”。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破除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抓好典型引领方汇聚“正能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区域设置展览窗,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时公示,实行“积分制”。对于在移风易俗政策宣传上表现突出的额外给予积分奖励,对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学习,营造出良好的争先氛围,促进全镇党群持续提振提升,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此外,各村纷纷组织开展“好婆媳”“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对于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予以广泛宣传,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自觉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朱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