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地评线】中安时评:浓墨重彩书写“稳就业”民生答卷
2023-03-16 09:46:45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149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关键词,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对青年、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作出政策安排,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在此之前,“就业优先”还入选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从基层到顶层,从网上到网下,人们对就业的广泛关注,充分反映出稳就业于经济社会大局的至关重要作用。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民生冷暖。对不少人来说,有份稳定的工作,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饭碗”,承载着的是一份希望。比如,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对“十年寒窗”的阶段交卷;推动农民工群体就业,则会圆了很多人的“进城梦”。稳就业,关键要抓住重点群体这个“牛鼻子”。大学生群体就业,持续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到了关键期。这是因为,再过几个月,创历史新高、规模达到1158万人的高校毕业生将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能否提前做好迎接“就业潮”的准备,推动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从校园直通岗位,考验着各地稳就业的力度。

  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写好温暖人心的春天就业故事。今年来,春风“送岗”行动在各地温暖上演。不论是政企联动走进高校,为地方和企业挖掘人才;还是一场场专项招聘活动为高校学子和青年人才打开就业大门,人才与岗位在“双项选择”中相互成就彼此……可以说,稳好就业“大盘”,政策见力量、地方见行动、企业向前靠,我们感受到了暖暖的春天气息。落实好“就业优先”,就是要不断挖掘就业新资源,开拓就业新疆域,打开就业新场景,让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更多人有业择、有业就。

  做好“稳就业”功课,不仅要在政策端、岗位端丰富供给,还需要各类人才、高校毕业生打开视野、放远眼光,根据就业需求、市场走向、发展趋势等选择合适的岗位。譬如,基层就业舞台无比广阔,广大青年在基层大有可为,也大可作为。尤为乐见,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唱响“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嘹亮之歌,高校毕业生与基层“双向奔赴”的故事被浓墨重彩书写。数据显示,2022年“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约招录13.77万名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闪光发热。

  基层广纳人才“活水”,乡土间的成长舞台也越来越宽广。各地热情拥抱各路人才,持续深化引人用人改革。比如,有的地方给“农把式”评职称,为乡村人才“量身定制”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专业,多措并举打通人才成长通道,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的职业荣誉感,成长获得感、幸福感。年轻力量热情拥抱基层,把梦想种在广袤田野里,奋斗之花正迎春绚烂绽放。放眼望去,种粮食的“田秀才”、育香菇的“土专家”、捏泥人的手艺人……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成就了自己,服务了乡村发展,成为了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的“领头人”。从“三支一扶”计划,到西部计划,再到“特岗计划”……在中央基层项目的舞台上,青年力量写下了无愧于青春的奋斗答卷。

  我国基层地域广阔,发展潜力无比巨大。基层发展对年轻人才“求贤若渴”。即将走出校园的高校毕业生也需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劳动最光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是不现实的。因此,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就业群体,帮助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也是需要修好的一门“必修课”。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谷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