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
2021-05-25 17:24:57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349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胸闷、乏力、夜尿多等症状,但有些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因而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中年以上人群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特别是在工作紧张、劳累等感觉不舒服时要及时测量血压。

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和肥胖、身体活动不足、高血脂、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以及高龄、遗传因素等。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心、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促进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

1. 少吃咸菜、腌制食品,每日食盐量不超过 5 克。

2.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富钾食物。

3. 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饼、油条等高脂肪食物,炒菜少放油。

4.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应控制在 18.5-23.9 千克 / 米 2 [体重指数 = 体重(千克)/ 身高(米)2 ]。

5.  超重或肥胖者要减轻体重。

6. 不吸烟(吸烟者戒烟)。

7. 避免接触二手烟。

8. 不饮酒。

9. 适量运动。病情稳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快步 走等轻度到中等强度(微微出汗)的活动。建议尽量保持每周 5-7 次,每次持续 30-60 分钟。注意运动安全。

10. 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感觉不舒服时要及时测量血压。

11.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12.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