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刘畈乡:红土地上话初心 山乡巨变焕新颜
2020-12-04 09:28 阅读次数:4926

初冬的刘畈,山连山,水连水,茶山还是那么绿,河水还是那么清。行走在田野上,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面对贫困面广、基础条件差、制约条件多的5个贫困村,如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刘畈乡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村组安营扎寨,诠释着全乡干群合力攻坚、筑梦小康的生动实践。

 

补短板强弱项  齐心协力打基础

20201126150911297_q6CIjVA8.jpg

纵横交错的通组路、联户路,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整洁的庭院鳞次栉比。在刘畈乡栗树村,昔日泥巴路、茅草房已经荡然无存,站在黄鹤山上眺望,一条条机耕道也延伸到田间地头,成为时下农忙的主动脉。

在洪河村,许多农户家中都安装了两个水龙头,一拧开,哗哗的自来水奔涌而出。老书记胡治权告诉笔者,除了村民自己从山上引来的自流水,加上村里的人蓄饮水工程,村民现在用水都是“双保险”。

“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这是当时摆在5个贫困村面前的六大“绊脚石”。“群众盼的就是干部干的。”一场与贫困决战的大幕拉开,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初心不改,担起“主攻队长”,驻村工作队是“尖刀连”,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在脱贫攻坚最硬的战场上,战鼓声声,号角连连。

资源向贫困村倾斜、人员向贫困村集结。刘畈乡党委政府集中优势兵力向最难啃的“硬骨头”发起了攻尖战。一茬接一茬干,一棒接一棒跑。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这是最生动局面,也是脱贫攻坚的“前沿哨”。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5个贫困村皆如期出列,一份份成绩单背后,是全乡干群凝心聚力、苦干巧干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脱贫攻坚开展以来,5个贫困村实施人饮提升工程21处,完成通组路硬化80多公里,硬化联户路、庭院3.7万平方米,建设机耕道50多公里。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水,但已经不再是“看到屋,走到哭”、“望着水,干瞪眼”了。

除了道路和饮水。目前,5个贫困村,村村建有达标卫生室,配有执证村医;四类慢性病家庭签约医生100%;危房改造任务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5户全部搬迁入住;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

抓产业促就业 千方百计促增收

20201126150913299_m6f8Srlt.jpg

在家门口就业,这是多少村民梦寐以求的梦想。如今,这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在刘畈村黑木耳培育基地,每天都有二、三十名贫困户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孩子还小,也不想出远门打工,在村合作社干可以照顾孩子,每个月收入有2000多块。”马畈村村民马小东说,他在村合作社的菊花基地务工已经一年多,仔细算算,收入也不比出门打工差。

同马小东一样,乐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朱承盛一家是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之前很是担心找不到事做,还得扔下父母和孩子出门打工。没曾想,夫妻俩参加茶叶技术培训后,成为了当地茶叶种植大户,乡里还帮他一起促销。“致富不用再出远门。”这背后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的结果。

在选择产业上,5个贫困村立足实际,宜果则果、宜养则养,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舒展着“坡坡花果山,步步蔬菜园”的美丽画卷。

在组织方式上,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反租倒包”、“代养代种”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村民的需求,让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提高收入,又确保能力不足的贫困户有稳固的“靠山”。

在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上,按照“五统一”(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标准,由公司、合作社实施“一条龙”服务,确保农产品卖得出、价钱好,能够让贫困户遇到任何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能稳定增收脱贫。

山还是那山,田还是那田,但荒山已是绿水青山,荒田已变良田满仓。

鼓士气拔穷根  心手相牵向未来

20201126150912298_OUJ4sCq9.jpg

贫困不仅囿于山高谷深的阻隔,更受制于精神上难于逾越的贫穷。扶持一个人脱贫很容易,难在他没有内生动力只等国家给予;让脱贫户暂时脱贫也比较容易,难在他们如何主动发展彻底告别贫穷。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光靠扶贫干部的一腔热血和身先士卒是不可行的,要让贫困人口无论身与心都要真正参与进来,拥有打赢这场战役的光荣使命感。

一场场脱贫攻坚感恩巡回宣讲,一次次踏破门槛的促膝动员。乡党委政府扶贫扶志“双管”齐下,“精神扶贫”遍地开花,催生了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石。

“脱贫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清平村贫困户方国升说,看了“懒汉脱贫”后,感触很深。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利用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发展黑羊养殖,短短3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赚了一小笔钱,成为村里致富能手。

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站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刘畈乡汇聚磅礴力量,打赢歼灭战,围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将各方力量向5个贫困村倾斜,共投入各类资金9865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村发展。

“弱鸟先飞”,5个贫困村比学赶超,跑出“加速度”。短短几年,通过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提速增效、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应保尽保”等保障政策和措施,村村有了自己的当家产业,户户都有稳定收入,人人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增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如贫困户刘正春所说:“不能光靠政府帮扶,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好。”

山里乡间,田间地头,已是一片绿色葱茏,那是大山的色彩,不变的初心孕育着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红色的土地上迸发出一个个乡村振兴的巨变,旧貌换了新颜。(吴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