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21 10:46:2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67 |
近日,百里镇政协联络组以委员活动日为重要抓手,聚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创新“微协商”工作模式,成功破解南斗村黄泥引水渠修复工程推进梗阻,为乡村振兴注入民生暖流。
旧渠失修盼焕新,项目推进遇瓶颈。黄泥引水灌溉渠作为南斗村黄泥组35亩耕地的灌溉“生命线”,承载着村民农耕生产的核心需求。然而,历经多年使用,渠道破损渗漏问题日益突出,水流不畅导致灌溉效率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一民生痛点,资规部门精准规划270米饮水渠修复项目,却因工程建设需占用部分村民田地,引发群众对短期收益受损的担忧,初期遭到涉地村民明确反对,项目推进陷入停滞僵局,民生工程面临“想办好事难落地”的困境。
靶向施策解民忧,共识共为促推进。百里镇政协联络组获悉项目受阻情况后,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踏勘渠道现状,逐户走访25户涉地村民,面对面倾听群众核心诉求,全面摸清问题症结与群众关切。为高效化解分歧、凝聚共识,联络组邀请资规所工作人员、项目建设方与村民代表围坐一堂,用“大白话”解读工程方案,细致算清“短期占用换长期稳产”的经济账、民生账,清晰阐述工程带来的防渗节水、提升灌溉效率等长远效益,大家从“被动抵触”转变为“主动支持”,最终停滞的民生项目成功“破冰”起航。
长效履职强赋能,深耕民生显担当。此次黄泥引水灌溉渠修复项目的顺利推进,是百里镇政协联络组以“微协商”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更是委员活动日接地气、惠民生、促发展的有力彰显。下一步,百里镇政协联络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聚焦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等农业农村发展关键领域,引导政协委员立足基层一线、扎根群众之中,精准对接民生需求,靶向提出务实之策,以“小协商”解决“大民生”,用“真举措”赢得“群众赞”,不断提升政协履职与民生需求的契合度。(汪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