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小池镇:多点开花绘新卷 全域和美谱华章
2025-11-19 16:03:18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49

走进小池镇中心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面延伸至家家户户,错落有致的 “五小园” 里瓜果飘香,文化广场上老幼同乐,彩绘墙绘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这个刚刚成功完成 2025 年 “省级中心村”验收 的村庄,如今已成为小池镇和美乡村建设的 “样板间”。以中心村为牵引,海会村已开始建设 2026 年 “省级中心村”,银山村全力冲刺 “精品示范村” 创建,红旗村于 2025 年成功验收 “市级中心村”,石霞村2025年成功申报“市级中心村”,全镇和美乡村建设呈现出多点开花、纵深推进的生动局面。

图片

党建领航聚合力 老旧村庄焕新颜

“以前村里路难走、环境差,现在出门是油路,休闲有公园,日子越过越舒心!” 中心村村民王大爷的感慨,道出了村庄的蝶变。作为全镇和美乡村建设的 “先行者”,中心村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核心动力,创新推行 “村党组织 + 党员乡贤 + 群众” 共建机制,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建设的 “主心骨”。

党员干部带头拆旧清障、整治环境,乡贤长者主动参与矛盾调解、出谋划策,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美化家园,形成了 “人人关心建设、人人参与建设” 的浓厚氛围。如今的中心村,6.9 公里路桥杂草清零,32 处乱堆乱放彻底整治,3 口当家塘水清岸绿,60 盏新路灯照亮夜间出行路;2600 平方米硬化路面、460 米休闲步道、500 米排水沟织密民生保障网;1240 平方米绿化面积、3 处休闲公园、1 处文化广场、63 个 “五小园” 让村庄步步是景;污水处理池、农家书屋、垃圾收集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14 处主题彩绘为村庄增添了文化韵味。累计 120 吨陈年垃圾被清运,220 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1.23 万元募集资金、300 册爱心图书,见证着这个村庄从 “脏乱差” 到 “洁净美” 的华丽转身。

图片

规划先行谋长远 长效管护固成效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 “建得好”,更要 “管得久”。小池镇坚持规划先行,指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建设蓝图,明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目标时序,避免 “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在中心村,以 “桐城六尺巷” 精神为灵感打造的 “桥头六尺巷道”,不仅成为村庄的文化地标,更传承了谦让和睦的邻里新风,让文化底蕴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为巩固建设成果,中心村建立了责任到户的长效管护机制:配备 4 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日常清扫保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管护、邻里互助等内容纳入其中,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设立专项管护资金,为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提供持续保障。“现在村里有了明确规定,大家都自觉爱护环境,不像以前那样乱堆乱放了。” 村民李大妈说,长效机制让村庄的 “高颜值” 得以持续。

文明铸魂润人心 全域推进促提升

和美乡村不仅要有 “颜值”,更要有 “内涵”。中心村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新建的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 “充电驿站”,300 册图书涵盖农业技术、文学经典、少儿读物等多个类别,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成为村民的 “幸福舞台”,茶余饭后,大家在这里跳广场舞、健身锻炼、拉家常,邻里关系愈发和睦。

同时,该村积极开展 “美丽庭院” 创建活动,4 户县级、6 户村级美丽庭院示范户,以 “一户一景” 带动 “全村皆美”,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每个角落。在中心村的示范引领下,小池镇各村掀起和美乡村建设热潮:红旗村聚焦 “市级中心村” 创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成功圆梦;海会村提前谋划 2026 年 “省级中心村” 申报,对标先进补短板、强弱项;银山村围绕 “精品示范村” 目标,打造特色产业、挖掘文化内涵,力争实现新突破。

如今的小池镇,从中心村的 “单点出彩” 到全镇的 “全域精彩”,和美乡村建设正让一个个村庄焕发新活力、让村民过上新生活。下一步,小池镇将继续锚定目标、久久为功,持续在党建引领、规划编制、环境提升、文明培育等方面发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再提质、再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杨 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