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4 14:33:57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00 |
今年以来,弥陀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强大动力,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攻坚的“硬核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领航,凝聚项目建设“向心力”。弥陀镇党委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汪屋路提质改造工程和花屋河河道治理项目启动之初,镇党委迅速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吸纳分管负责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村党组织书记、项目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参与,明确责任分工,构建起“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专班跟进、一套方案落实、一抓到底”的闭环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各项目所在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在汪屋路提质改造工程中,党员们主动走村入户,倾听群众诉求,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在花屋河河道治理项目现场,党员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河道清理、岸坡整治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为项目建设贡献力量,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

党员示范,争当项目推进“排头兵”。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项目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挺在前列。在两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弥陀镇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亮身份、作表率,争当项目推进的“排头兵”。在汪屋路提质改造工程中,技术骨干党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守在施工一线,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他们认真审核施工图纸,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遇到技术难题时,党员们集思广益,共同攻克难关,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在花屋河河道治理以工代赈项目中,农村党员带头参与劳动,他们不怕吃苦、不怕累,与群众一起搬运石料、砌筑护岸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加入项目建设中来,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项目进度。

红色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弥陀镇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汪屋路提质改造工程作为周边乡镇连接太蕲高速弥陀互通的主要交通要道,不仅能缓解弥陀镇S246 镇中街道段交通压力,避免街道段交通拥堵等问题,还能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为当地农产品运输和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据统计,该项目受益村7个,为16400 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界岭村花屋河河道治理项目以工代赈模式的实施,项目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务工,不仅治理了河道,提高了防洪能力,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项目的实施既是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通过河道治理,实现“治理一条河、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批群众”的综合效益,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