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生·社会
天南海北太湖人| 她是甘金霞
2025-09-16 15:49:51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96

四重衣香映初心:一位太湖女儿在上海的织梦之路

在江塘乡这片灵秀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喜欢记录自然的小姑娘,甘金霞。她时常用手中的画笔描摹眼里的一切——远山的轮廓,河水的波纹,还有屋檐下的燕子。在这样一个自由自在的环境中,一份对“美”的原始渴望,无声却执拗地生长着,从太湖水乡到国际都市,她用四重衣香勾勒出一位女性创业者的多维风采——那是从未熄灭的热忱火种,是源自土地的质朴与坚韧。

旧衣·梦想:方寸之间见天地

如愿从美术专业毕业后,她的眼光从一方乡土望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经过深圳的短暂闯荡,脚步迈向了充满无限可能的东方明珠——上海。初到上海,她立刻被这座城市磅礴的气势和精美的建筑深深吸引。然而,眼前是灯火辉煌的璀璨都市,身上却是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这强烈的反差并未令她怯步,反而让内心更加坚定:“甘金霞,你就属于这里。”

她投奔了在上海工作的哥哥,哥哥接她“回家”时,望着繁华的楼房,心里不禁感叹“还是大城市的生活好啊!”这份羡慕,在她跟随哥哥来到居民楼屋顶时,戛然而止。原来所谓的“家”,是顶层一个低矮的阁楼,需要攀爬一段近乎垂直、没有扶手的简易楼梯,侧着身子才能勉强挤入。时值八月盛夏,上海的气候如同蒸笼。不足七平方米的空间,她和哥嫂一同蜗居。夜晚,闷热让她辗转难眠,听着窗外城市的车水马龙,那一刻,她才真切地体会到:在这座光鲜的国际大都市立足,远比想象中艰难无数倍。

然而,就在这个连呼吸都嫌拥挤的狭小空间里,她紧紧抓住了自己最可靠的武器——那支曾经描绘家乡山水、如今要绘制人生的画笔。“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擘画想要的一切。”她暗暗告诉自己。就这样,那位曾“粗缯大布裹生涯”的农家女孩,在上海的阁楼里,开启了她的华丽转身。那件旧衫,不再是贫寒的象征,而是化为了她奋斗路上最醒目的初心印记。

旗袍·风骨:正心诚意叩机遇

要在上海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扎根成长,谈何容易。就在她手握画笔四顾茫然之际,真诚逐梦的她遇到了同样真诚的人,她的先生。在她看来,先生不只是生活的伴侣,更是事业的知音,在不知如何下笔时,是先生默默站在身后,和她一起握稳了那支规划人生的笔,支持她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路。

这份坚实的后盾,让她得以从容地沉淀自我,将画笔从描摹外物形色,转向勾勒文化风骨。她不仅自学设计学专业知识,更汲取儒释道的人文智慧。在这份深层的探索中,她渐渐爱上了尽显中国气质的旗袍——含蓄而不失风骨,典雅中透着坚韧,这份由内而外的修养,让她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中,显得格外谦逊而温润。

她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寻求合作的情景,对方是行业内一位声名显赫的老总。初出茅庐的她,鼓足勇气,通过老总管家的引荐,忐忑地叩响了那扇厚重的办公室门。第一次,老总甚至没有抬起头来看她一眼。第二次,结果依旧。直到第三次,老总才似乎意识到有这么一个年轻人的存在,但并未有合作意向。后来,管家安排了一些公司里非常边缘、利益微薄的零碎活儿给她,她全部接下,并且做得一丝不苟。就这样,一年,两年,她持续做着这些别人看不上的“小事”。终于有一天,老板主动找到了她,伸出了她期待已久的橄榄枝。

后来,两人熟络,老总才道出原因:“我观察了你很久,发现哪怕是测量数据的小事,你都会亲自核对。这种较真让我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匠心精神。”

农村出身的她,或许没有八面玲珑的高超技巧,但凭着一份甚至显得有些“笨拙”的诚意,为自己赢来了一次次珍贵的机遇。而她所挚爱的典雅“旗袍”,早已超越了服饰的范畴,穿出了中华文化浸润的真诚风骨。

黑袍·意气:秉笔山河传美韵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中,常能看到一个坚定的身影——一袭干练的黑袍,目光如炬,指挥若定。经过多年打拼,此时的她,在属于自己的商业战场上从容运筹,已成为设计业内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这份成功,既源于她对匠心的坚守,更离不开独特的经商之道。

在快节奏的上海,甘金霞始终秉持“精雕细琢”的匠心。每当接手新的设计项目,她从不急于求成,而是投入大量时间与客户深入沟通,耐心倾听需求背后的故事。她常常整夜泡在办公室里,不知疲惫地翻阅大量资料,力求融入独立思考与创意。尤其善于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融入新时代美学体系,使设计作品既具有国际范儿,又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

在“徐行天地”项目的设计中,她多次深入调研,被历史悠久的草编工艺深深触动,便决定大胆地将这一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空间设计,用草编材料做墙面装饰,把草编纹样印在地面上,让古老技艺在当代载体中焕发新生。这份文化情怀不仅体现在设计作品中,更贯穿于她的合作理念——“义大于利”。

当时,“徐行天地”项目时间紧迫、压力巨大,前一家公司不堪重负而退出。她却毅然接手,投入双倍人力物力。成本急剧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低,几乎无利可图。但她没有斤斤计较,“我想的很单纯,对方在困难时找到我,就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这个时候,把事情做好,保证质量和工期,才是最重要的。”至此,“大道至简”不仅是她的艺术追求,更成为她经商处世的朴素真理。

这份临危受命的胆识,重义轻利的大气,以及在商海中始终坚守的文化使命,让甘金霞在设计道路上越走越稳。一袭“黑袍”,既是征战商海的战袍,也是专业、魄力与担当的象征。

2024年,她出人意料地决定将目光投向“智慧水务”,想法纯粹而坚定:水是生命之源,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她看重的不是短期利润,而是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如今,她成功立足上海水务市场,与多家公司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然而,良好态势下她并不急于与同行竞争扩张市场,而是选择“吟啸且徐行”,沉下心全方位学习新领域的知识。除了参加专业培训,她更虚心向员工请教,常对技术人员说“在管理上,我是你的领导;在业务上,你是我的老师。”

甘金霞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而新涉足的“水务”,正契合她崇尚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性。她也如水一般,以沉静、包容、利他的姿态,在新的领域继续践行自己的人生哲学。这份跨界,不仅是一次事业拓展,更是她对价值追求的自然延伸。

蓝衫·本真:一捧乡土寄深情

工作中的她身披“黑袍”,侠骨铮铮;生活中的她则着一袭蓝衫,尽显柔情。这份柔情,早已融入她的事业选择——当她决定跨界民生水务领域时,便毫不犹豫地为公司冠以故乡之名“江塘”。 当年从太湖水乡走出的女孩,如今不仅为这座城市绘制最美天际线,更将故乡的符号注入城市流动的血脉中。

闲暇之余,她最大的爱好是侍弄花草,家里、公司里,随处可见她亲手栽种的向日葵、西红柿、枇杷树等各色植物。她会像小时候那样用红薯藤编织成别致的“项链”,一边灵巧地编织,一边笑着回忆童年。“小时候是在庄稼地里‘双抢’,不得不干农活,觉得特别辛苦。现在不一样了,是享受培育生命的过程。”她感慨道。从昔日的“双抢”到今日的“情趣”,变的是方式与心境,不变的是“劳动总有收获”的信念。

她尤其喜欢洗手作羹汤,为家人精心准备一份充满烟火气的家常菜。来自家乡的黑猪肉、小黄牛肉,以及红薯、板栗等乡野食材,都在她的双手之间流转出最浓郁的乡土风味。这份味道背后,藏着的是乡土孕育的勤劳质朴、诚恳善良的家风传承。

这份对乡土的赤子之爱,也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她的社会活动之中。担任上海太湖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以来,她积极搭建平台,反哺乡梓:组织医疗专家团队赴家乡开展义诊活动,为需要的乡亲送去健康与温暖;关心在沪求学的太湖籍学子,为他们送去生活费和学习用品;她还汇聚在沪乡贤的力量,成立了法律、医疗、建筑等领域的专业服务队,为太湖老乡提供精准、高效的帮助,将乡情凝聚成实实在在的助力。

然而,说起所有这些贡献,她总将自己置于幕后。“搭台不上台、献策不决策,揽过不邀功。”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一贯的处世哲学。她搭建平台、广开言路、俯首记录,甘愿做那个默默铺路、搭桥的人,将展示的舞台交付给其他人,自己则深情注望着那片魂牵梦萦的乡土,然后携一袭蓝衫,带着对家乡最深沉的爱,优雅转身,将热泪与柔情藏于心间。

记者手记

四重衣裳,四种风采,勾勒出的是一位女企业家丰盈的灵魂:她既有源自土地的质朴与初心,也有融入城市的优雅与风骨;既有开创事业的魄力与意气,也有回归生活的柔情与趣味。她的人生,就像她最擅长的设计,将传统底蕴与现代精神完美融合。她始终紧握着那支命运的画笔,以真诚为墨,以文化为魂,不断绘制着属于自己、也惠及他人的美丽图景。衣香如故,织梦不息,她的故事,仍在续写……(记者:王 璇  姚权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