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08:21:28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487 |
近日,江苏省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明确要求,杜绝省级以下重复建设政务App,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曾几何时,“每天打卡20多个政务App”成了基层干部的无奈日常,“政务App沦为‘僵尸’”也让群众吐槽不断。如今,江苏省数据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措施》,明确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这一举措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带来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双赢局面。
政务App的初衷,本是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实现政务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但在实际推行中,部分政务App却逐渐变了味。一些地区和部门为追求数字化政绩,盲目跟风开发App。有的基层政务App功能简陋,操作起来卡顿不已,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僵尸App”,不仅没起到优化办事流程的作用,还干扰了正常工作。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类政务App数量泛滥、功能重叠,部门各自为政,数据难以共享。基层干部要在不同App间来回切换、重复录入数据,忙得焦头烂额;民众办事时,面对五花八门的App,根本找不到精准入口,效率低下。甚至,有的地方为推广App还采取强制下载、考核排名等手段,让基层干部和群众苦不堪言。
江苏此次出台的“禁开发令”,直击这些痛点。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从源头上减少了不必要的建设,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推动服务应用向省级平台 “苏服办”整合,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省级政务App向下开放权限,更是打通了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协同效率。据了解,去年江苏建立政务App“户籍制”,各级政务部门开展清理整合,省级政务App成功压减45%。此次新规的出台,是在已有成果上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这一举措让他们摆脱了无谓的“指尖负担”。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付各种App,能够把更多心思和力量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中。而对于群众来说,告别了“找App难”“办事难”的困境,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就能搞定大小事,真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当然,要让这一举措持续发挥实效,还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违规开发、敷衍运维等行为严肃问责,确保数字政务少些虚功,多些实效。同时,在整合平台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政务服务的“适老化”“适众化” 改造,简化操作流程,保留线下服务渠道,让不同群体都能平等享受政务服务的便利。
群众利益无小事。江苏的这一创新做法,为全国整治“指尖形式主义”提供了范本。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鉴,让政务服务回归初心,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