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生·社会
探非遗匠心 践青春使命 安徽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开启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之旅
2025-07-08 08:09:14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81

7 月 4 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与现代商务学院 17 名师生组成的 2025 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深入太湖县开展非遗技艺体验、文化艺术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以实践步履丈量传统文化魅力,以青春力量服务基层发展。

实践团首先抵达汪协泰食品厂,沉浸式体验省级非遗手工麻饼制作技艺。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师生们观摩了揉面、包馅、烘焙等传统工序。面团在匠人手中翻转成团,芝麻馅料裹入其中,经炭火烘烤后金黄酥脆,香气四溢。学生们亲手尝试揉制面团,感受面粉与掌心的温度交融,当新鲜出炉的麻饼入口时,酥脆口感与香甜内馅让师生们在味觉体验中读懂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参与‘三下乡’,体验手工麻饼制作,老师傅们耐心地教我们揉面、包馅、烘焙,看似简单的步骤里藏着代代相传的巧思,那一刻真切感受到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匠人们对传统的坚守。”学生胡欣睿感慨地说道。

走进县美术馆,在工笔画与掐丝珐琅的艺术世界中开启跨界体验。在国画展区,师生们驻足欣赏工笔画的细腻笔触,感受传统绘画 “以形写神” 的美学精髓。随后,美术馆老师以 “掐丝珐琅” 这一古老工艺为切入点,生动讲解了其从宫廷御用到民间传承的历史脉络,并演示了掐丝、点蓝等核心技巧。学生们手持美术馆赠送的工具,尝试将铜丝弯折成花纹,填入彩色釉料制作掐丝书签。这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美育的实践课,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领略了古代工艺美术的智慧结晶。

在东园社区爱心驿站,“三下乡”的大学生们化身 “安全讲师”,以精心制作的 PPT 为载体,结合动画案例与互动问答,向社区儿童系统讲解防溺水 “六不准” 原则、电信诈骗常见话术等暑期安全知识。当讲到 “陌生链接不能点” 时,大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还原诈骗场景,引得孩子们争相举手抢答。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为每位儿童赠送文具礼包,并与孩子们交流,展示大学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景,分享社团活动趣事。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声笑语,年轻大学生与社区儿童在轻松氛围中搭建起跨代沟通的温暖桥梁。

据悉,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为期 5 天,涵盖产业调研、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多元维度。实践团活动期间走访了我县多个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一线感知功能膜材料产业的科技活力;赴刘畈乡刘邓大军会议旧址,在红色旧址前感受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走进大石乡与晋熙镇的乡村产业,运用电商专业知识助力农户直播带货。

正如现代商务学院团总支书记丁润青所言:“此次的行程非常充实,我们带领着15位同学来到美丽的太湖县,走访了太湖县的一些高新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感悟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在七一建党节的当天,我们来到了太湖县的红色革命基地,为同学们上了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大家在实践中感悟革命初心,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足迹遍及太湖县非遗工坊、美术馆、社区及企业产线等地,在体验传统技艺、感受文化魅力、开展公益服务与调研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深度结合,既以专业视角洞察地方产业发展脉络,又以青年力量激活传统文化传承路径,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了新时代大学生知行合一的成长答卷。(见习记者 许思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