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16:10:52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90 |
侯六村党支部以“开门教育”为契机,紧盯民生诉求清单,将下冲组因水毁形成的生产道路险阻问题列为重点攻坚对象。该路段过往因竹制便桥湿滑危险,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与村民安全,借助教育东风,村“两委”决心破解这一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
落实开门教育,精准聚焦民需。在扎实推进“开门教育”行动中,侯六村党支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作为核心要义。村“两委”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在下冲组走访调研时,将此路的安全隐患和群众强烈修路意愿作为重点民生诉求,进行深入摸排和实地勘察。经认真研究,村“两委”形成共识:必须排除万难,回应群众期盼,将修复此路作为检验“开门教育”成效的具体实践。
迅速决策部署,务实攻坚克难。面对资金短缺等现实困难,村党支部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果断决策实施修复工程。在无专项项目支持的情况下,村“两委”积极筹措有限资源,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此次修复工程,共修建长40余米、宽1米的混凝土结构道路。工程施工中,严格保证质量:一是破除原简易竹构,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开挖路基,进行深度地基处理,确保基础稳固;三是铺设混凝土路面,保障通行舒适耐久;四是道路外侧砌筑块石挡墙护坡,有效防范水土冲刷,切实提升了道路抗灾能力和安全系数。
办好为民实事,凝聚人心所向。该项目直接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下田劳作安全与便利问题,将昔日的“揪心路”“梗阻路”变为惠及民生的“安心路”“连心路”。修复后,道路平坦牢固,雨雪天气通行无碍,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该路成为侯六村党支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架起了密切干群关系的坚实桥梁,有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下一步,侯六村将继续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推动党员干部靠前服务、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将“开门教育”的成效切实转化为为民服务的长效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