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 10:38:1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64 |
眼下正值水田插秧季,随着农业机械化推广,“手把青秧插满田”的传统场景逐渐被高效精准的机插秧取代。在刘畈乡种粮户潘常泼的稻田里,农机手和给秧员熟练配合,启动、取秧、栽播、变向、喂秧等操作一气呵成,一盘盘茂密的秧苗随着机械节奏整齐“跃”入田间,所过之处,一行行新绿为沃野铺就丰收底色。
“机插秧株距、行距精准可控,按株行距14cm×30cm的规格,4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田,比人工插秧效率提高10倍以上!”雪枫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进良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插秧,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提升效率,还能优化秧苗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实现“省工、节本、提质”三重效益。
作为乡里种粮大户,潘常泼今年30多亩稻田全部采用集中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模式。“从育秧到插秧都有社会化服务兜底,农技员还上门指导,高产底气更足了!”他提到的“一条龙”服务,正是刘畈乡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为夯实夏种基础,刘畈乡农技人员全程跟进田间管理。“我们推广的‘玮两优8612’优质稻种配合集中化育秧,保证了秧苗质量。”农技人员表示,水稻对水肥管理要求高,机械化插秧后,会持续跟踪水稻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除草施肥,确保秧苗早生快发,护航粮食稳产增产。
近年来,刘畈乡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加速农机装备升级,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如今,高速插秧机成为夏种“主力军”,一幅“机械替人、科技赋农”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徐徐展开。(倪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