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1:39:01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19 |
初夏时节,走进寺前镇塔镇村,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郁郁葱葱,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果林间忙着采摘、分拣,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塔镇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历经多年深耕,将小小的枇杷打造成村民增收的“致富果”,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塔镇村地处花亭湖畔,三面环水的独特区位,造就了温润的气候和充足的光照条件,为枇杷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据村民回忆,上世纪90 年代,得益于库区移民政策,政府为每户发放两棵枇杷苗,塔镇村由此开启了“枇杷之路”。枇杷树耐旱易管、丰产稳定的特性,使其逐渐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经过30 余年的发展,如今全村枇杷种植面积已超300 亩,实现了户户参与种植,形成“家家有果树、户户飘果香”的产业格局。
2022年,塔镇村创新发展模式,采用“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形式,流转土地60 余亩,新增枇杷树1600 余棵,打造规模化枇杷种植基地。村党总支书记刘学兵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整合产业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蓄水池、产业路,并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推动枇杷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目前,该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预计两年后村集体年增收超20 万元,带动40 余名村民务工,人均增收5000 余元。
在做优做强枇杷产业的同时,塔镇村积极探索“农业 + 旅游”融合发展路径。走进曹湾小山坡,一幅“绿富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整齐排列的美国红枫、红花玉兰与油茶苗木在风中摇曳,红绿相间的树冠与远处金灿灿的枇杷果实交相辉映,构建起“春赏花、夏采果、秋观叶”的四季景观。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衰败的老板栗园,因树龄老化、品种单一,既无经济效益,也缺乏生态景观价值。2022年,塔镇村借助“迎水坡林相改造”项目,将200 亩荒坡改造成多树种块状混交的生态风景林。如今,这片曾经的荒坡已变身集生态涵养、苗木经济、农旅观光于一体的“样板坡”,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从荒山开垦到万亩枇杷林,从单家独户到抱团发展,塔镇村以地理优势为依托,以党建引领为驱动,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振兴之路。金黄的枇杷,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塔镇村村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未来,这座“枇杷村”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深化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涂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