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1:40:47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37 |
近年来,弥陀镇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尚,打造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党建引领,树文明新风。充分发挥支部堡垒和党员示范作用,将“三会一课”及党员活动日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开展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组织领导、党员带动、群众互动的格局。推行“文明积分制”,村民参加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活动能攒积分,到信用超市换生活用品。全镇已有100多户家庭通过积分制加入志愿服务。各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结合村情民意,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村风民俗、婚丧嫁娶等内容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目前11个村(社区)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文化浸润,育文明乡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乡村大舞台”举办文艺汇演,村民自编自演快板、小品等节目,宣传文明新风。“农家书屋+”结合读书会、政策宣讲,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改编成黄梅戏唱段《振兴路上养鸡忙》,融入养殖技术台词,年均演出20余场,结合有奖问答,演出后养殖户咨询量增长,提升参与度;短视频《大美弥陀福泽长 文明创建兴山乡》结合航拍与村民访谈,播放量破万,成为本土“爆款”。拍摄《“扫黄打非”进基层应知应会》《乡风文明进万家 共建和美新家园》《文明实践“赶大集”》等,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等形式,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环境整治,塑文明形象。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结合“整洁太湖”行动,落实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及时清理,改善脏乱差状况,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利用文明实践“赶”大集,更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每月一次的赶集活动,成为收集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倾听群众诉求,现场解答政策疑问。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推动解决了路灯安装、河道清淤、道路硬化等一批民生实事。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群、“小广播+大喇叭”横幅、简报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乡风文明”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农村主要巷道、显著位置粉刷“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氛围,引导群众参与到“乡风文明”行动中来。(宋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