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生·社会
孙煌:水花里的军魂 赤子般的奉献
2025-05-03 11:45:35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34

从军营里的“摸爬滚打”到危急时的“纵身一跃”,从坚守从军初心到获得光荣勋章,95后年轻军人孙煌,始终以“赤子”般的坚守与奉献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2024年深秋,休假返家的孙煌经过家乡水库时,刺耳的呼救声划破水面。两名群众不慎落水,绝望的情绪正将他们卷向深处。没有片刻犹豫,这位在军营里淬炼近四年的战士,以近乎本能的姿态跃入未知的湖水之中,拼尽全力托起落水者。“当时我正在休假,途经水库的时候隐约听到有人呼喊,然后我连忙跑上前去查看,看到有两个人在水中扑救,我当时没来得及多想,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将他们两个人营救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将他们俩营救上来,并对其中一个人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二等功获得者、武警孙煌回忆道。

也许,这个事件可以概括为“勇救落水者”简单的五个字,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毫不平凡。

其实,这并不是孙煌第一次见义勇为。为白血病儿童捐献血小板、救助高铁站走失儿童……这些善举看似偶然,实则是军人本能的延伸。“穿上军装,就要扛起责任。”他常说,“危急时刻,谁都会害怕,但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正是日积月累的善举,正是长此以往地为人民服务,“二等功”的荣誉才实至名归。

提起孙煌,老家的邻居孙杏云激动不已,她对孙煌有着极高的评价,向我们介绍孙煌时眼里藏满了喜爱和赞赏。“小孙从小就住在我隔壁,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们都知道他很优秀,很温和,做人非常好,他自己能够得到这么好的荣誉,这也是他自己应得的。”

纵观孙煌的成长轨迹,当兵,一直是他不变的追求。1999年出生的他,在太湖县江塘乡的青山绿水间长大。童年的孙煌最爱跟着爷爷看抗战剧,荧幕上军人的热血与担当,在他心中埋下信仰的种子。“长大后,我也要当兵!”彼时的稚嫩誓言,成为他此后人生的指南针。表哥、堂哥相继入伍的背影,更让这份憧憬愈发坚定。

2018年,孙煌从太湖二中毕业,通过定向培养进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就学。父母曾经担心他能不能坚持下去,有过几次劝导,但都被孙煌用一句话堵住——“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他掷地有声。全力支持,便成了一家人最好的选择。

优秀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勤勤恳恳来造就。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期间,孙煌曾担任军士学院分团委组织部工作负责人、读者协会办公室主任,并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学习进步奖、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胜奖和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秀军士生。

由于平时表现优异,孙煌被推荐成为学校21届第一批预备党员。新兵训练期间,孙煌延续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荣获2018级在鄂定向培养士官集训队优秀训练标兵。从学校毕业后,他带着对红色军魂的信仰,毅然选择前往湖南省武警部队,开始自己的正式军旅生涯。

入伍后,孙煌迎来新挑战:因计算机专业特长,他成为一名“执笔的战士”。白天,他完成每日训练内容后扛着相机深入执勤哨位,记录战友们的坚守;深夜,他伏案整理素材,将官兵故事写成一篇篇报道。三年间,他累计在《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发稿50余篇,在省级媒体刊发300余篇。“宣传也是战斗力。”孙煌铭记于心。他用文字与视频架起军营与社会的桥梁,让新时代军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从水库里舍己救人的青年,到军营里默默耕耘的战士,孙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让无数人看到:英雄,原来可以如此真实而温暖。水花终会平息,但赤子之心永远滚烫。在孙煌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道理:最耀眼的光芒,往往源自长久的坚守;最崇高的功勋,永远书写在为人民服务的点滴之间。

“荣誉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会将此次荣誉的获得化为今后工作中的不竭动力,继续投身于强军事业之中。”孙煌坚定道。(融媒记者:吴光磊  姚权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