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11:25:44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441 |
近年来,北中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三治融合”为抓手,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方式,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自治”,激发乡村治理“动力源”。以村“两委”班子建设为抓手,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有效提升村级组织工作透明度。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红色引擎”,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注重从五老、人大代表、乡贤等群体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理论水平高的志愿者,组建党员先锋队20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通过“上门式”服务,扎实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作表率”活动,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打头阵、当先锋。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为载体和突破口,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和“四事四权”试点工作,成立“积分超市”,创新打造“和事佬”“凉亭议事”等党员调解品牌,通过入户走访、坐班接访、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服务80余次,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党建+德治”,增强乡村治理“软实力”。依托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道德大讲堂等载体,邀请乡贤能人、退休老干部等乡土人才,开展文明新风宣讲40余场,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引导村民见贤思齐,以乡风文明为基层治理“塑形铸魂”。通过“庭院会”等形式,让群众唱主角,让年轻干部敢于问民之需,答民之惑,听取群众建议,提升工作效率。2025年以来,全镇共收集道路硬化、就业服务、卫生健康等各方面有效民情建议20多条。同时,将积分制管理和乡风文明相结合,把志愿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家庭评选”等作为“积分”评定的重要依据,以德定分、以榜育德,围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基层治理、技能培训等主题,开展政策宣传50余次,让党的理论政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让基层治理更有“感染力”。
“党建+法治”,筑牢乡村治理“硬保障”。积极推行“边界联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站、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的作用,整合镇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力量,不断优化法律援助工作载体,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优势,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党员先锋岗,建立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效衔接调解机制,强化村干部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关口前移,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2025年以来共开展人民调解2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40多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学习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利用“12.4”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典亮校园 护航成长”等系列宣传,设立法治宣传台,解答群众疑问,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实效,开展宪法、民法典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15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册,营造“人人懂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杨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