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徽锋评】警惕原则“跑偏走样”
2025-04-16 08:57:59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260

在日常工作中,以“原则上”为代表的模糊词汇常在制度规定、诉求答复中出现。诚然,这类表述可以有效避免“一刀切”的治理乱象,让政策执行更契合实际需要、彰显民生温度,但倘若过度滥用,甚至假借遵守原则之名,行打折变通之实,让原则“跑偏走样”,则易滋生不正之风,应引起高度警惕。

揆诸现实,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表面上大谈原则,背地里却“另搞一套”的错误行径。比如,有的热衷投机谋私利、善于钻营走门路,干工作、办事情习惯“对人不对事”,总是拿着原则做交易、攒人情;有的“怕”字当头、“让”字为先,为了所谓的“一团和气”,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一味地降低标准、牺牲原则;有的急功近利、大干快上,为了完成进度指标、打造政绩亮点,对制度任意裁剪,在规则面前打“擦边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说原则是筑牢政策的堤坝,那么“原则上”等模糊表达就是侵蚀堤坝的“蚁穴”。每一次降低原则标准,每一回放宽执行尺度,都是对原则的背离,长此以往,原则就有了随意性,甚至沦为失去原则的“圆则”。

小事不慎,终累大德;小节不拘,必损全局。现实中,很多违纪违规行为,往往始于对原则标准的放松、对特殊情况的纵容。出现这一现象,究其根源还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政绩观“跑偏”催生了作风“虚浮”。他们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丧失了坚守原则的勇气与定力,为了面子和私欲,盲目搞迁就、迎合,在是非面前摇摆不定、在责任面前推诿扯皮,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抛诸脑后。同时,政绩考核过度重结果、轻过程,监督约束机制乏力,也让一些原则性不强的党员干部有了可乘之机,做出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与公信力的事情。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则就是原则,丁是丁、卯是卯,绝不能含糊。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强势推进,必须一篙不松劲让坚守原则的清风正气充盈党内。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坚守原则的正确导向,通过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和廉政培训,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反面案例的警示效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事事讲原则、守底线,努力创造经得起检验的真业绩。另一方面,要优化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结果来论证、凭口碑作衡量,做到“评时”与“平时”兼顾,“显绩”与“潜绩”并重,对始终坚守原则的干部,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让实干者有舞台、上奖台;对突破原则底线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严肃追责问责,让投机者挨板子、丢位子。同时,畅通监督渠道,依托大数据搭建智能化监督平台,实时抓取、精准识别异常情况和风险隐患,并设立专门的举报热线,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凝聚强大合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