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17:05:15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583 |
近年来,寺前镇西河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茶苗产业,驱动茶产业延伸产业链。该村茶苗培育至今已有13年之久,茶苗远销省内外。一株株茶苗不仅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增收。
冬日晴好,在寺前镇西河村的苗圃基地里,工人们忙着扦插茶苗、清沟、浇水,并采用覆网等措施进行覆盖防寒,以免发生冻害。该村50余亩的基地里,培育的茶苗有多个种类,包括舒茶早、红旗1号、春雨1号、白茶、乌牛早、龙井等品种。据介绍,近年来,茶苗行情稳定,市场供不应求,在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每年能吸收当地60余名村民前来务工,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我们村产业发展逐渐壮大,吸引了很多能人返乡发展产业,村民常年都可以在基地上务工,每年都能增收一两万元。在家既能照顾老人,也能照顾孩子,基地上所有工种都很适合我们村民务工,让我们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村民叶文革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茶苗培育主要分为床苗培育和移植苗培育,通过扦插技术培育出的新苗一般要经历1至2年的床苗培育期,之后随着茶苗不断生长,需要将茶苗起出,移栽到营养杯或者土壤中继续培育。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每亩可培育茶苗15万株,每亩纯利润可达1万余元,市场前景可观。“我从事茶叶种植15年,每年种植50余亩,主要是利用村民的荒地,同时带动村民务工收入60余万元,大部分务工均由脱贫户优先,为脱贫户增收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寺前镇文峰苗圃负责人李健飞告诉记者。
近年来,西河村坚持发展产业和带动村民增收为着力点,依托村内茶厂,培育20亩无公害茶园,流转210亩安吉白茶园,种植栽培绿茶苗30余亩,做大做优茶叶等产业。今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有望突破70万元。同时,该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家庭经济,让村民美好生活更可持续。
“目前,西河村的茶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下一步,我们将巩固好现有产业,抓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营造有技能的劳动力务工增收,留守的村民在家有钱挣的局面,继续将西河村产业做大做强。”西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跃海表示。( 记 者:黄德丰 姚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