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10:18:03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209 |
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推广“蔺草+水稻”轮作模式,不断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新渠道,一根根小蔺草已经变成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致富宝。
走进新仓镇安徽熙道蔺业有限公司蔺草加工车间,草席的清香扑面而来,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自蔺草收割、干燥处理后,编织加工厂便开始加速马力,全力投入生产。初步干燥处理的蔺草进入车间后,被分批放入分拣机,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分拣机按照长短、克重等不同规格对蔺草进行分类,随后经过称重、初步筛选、剪切、再次筛选等程序,蔺草才能由机器编织成席。织好的席面经过清除杂质、质检、烘干等环节后发往苏州工厂进行分割、包装。工序复杂,用工需求也大,周边不少村民就近来厂里务工。公司长期用工三四十人,季节性灵活用工一两百人,每年劳务工资发放近500万元。
安徽熙道蔺业有限公司工人韦海荣说:“我做了五六年,我就是在这里捡黄草,我做这一行的事情也还很满意。”
据了解,蔺草作为一种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草茎圆滑细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用蔺草制作的草席,通气、吸湿、清凉,深受消费者喜爱。新仓镇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多雨,具有优越的蔺草种植条件。自2011年引进蔺草种植以来,蔺草产业在新仓镇快速发展,从最初5亩的试种植,到如今已经形成种植、仓储、烘干、编织加工、出口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安徽熙道蔺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余彩玲说:“今年公司年收购原材料1500万斤,烘干制成草席12万包,草席发往苏州工厂精加工,产品主要是销售到日本、韩国,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
“蔺草+水稻”的轮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种植户、村民收入,“公司+村集体+种植户+基地”经营管理模式,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新仓镇花园村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安徽熙道蔺业有限公司合作,以流转土地、烘干厂房等入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9万元。
在安徽熙道蔺业有限公司的辐射带动下我县晋熙镇、城西乡、小池镇等多个乡镇陆续开展种植蔺草,总种植面积近5000亩,户均增收3000元,年均出口创汇700万美元。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学习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同时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推进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记 者:尹 茗 姚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