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09:11:27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3121 |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一种新型的代购方式“低价代订酒店”被部分消费者视为省钱妙招。什么是“代订酒店”?是真划算还是藏着“陷阱”呢?
今年4月,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以酒店代订名义进行诈骗的案件。去年12月,被告人祁某通过某社交购物平台,声称自己可以低价代订五星级酒店。陈女士通过被告人预订了日本东京一家酒店并交了费,然而入住后才发现,自己受骗了。
“花小钱住五星”,看上去很美,令人心动。殊不知,天上从来就没有掉下过馅饼,有的也只是“陷阱”。
类似的陈女士代订酒店被骗的事情并非个例,究其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消费者受骗的重要因素。在代订酒店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无法直接验证代订者提供的酒店信息的真实性。代订者可能利用消费者对酒店价格、房型等信息的不了解,进行虚假宣传或夸大其词,从而诱使消费者下单。
此外,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也为诈骗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旅游旺季,酒店价格普遍上涨,一些消费者为了节省开支,往往更容易被“低价”所吸引,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面对“低价诱惑”,他们可能没有充分核实代订方的资质和信誉,也没有仔细阅读相关的预订条款和注意事项,轻易地就将钱款交付给了不可靠的代订方。
本案中陈女士是通过社交购物平台进行代订酒店的,实际上,也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
对于“代订酒店”乱象,平台难辞其咎,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
首先,平台应建立健全严格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对从事酒店代订服务的商家进行全面、深入的资质审查,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的条件和能力。同时,加强对交易过程的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预警异常交易行为,对可疑的代订订单进行重点核查。
其次,平台还应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要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和处理,及时向消费者反馈处理结果。对于经查实存在欺诈行为的商家,要予以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封号、罚款、公示等,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平台有责任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让消费者了解代订酒店的信息差,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酒店代订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让消费者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能够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陷阱。
此外,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可通过咨询酒店、入住后再付款等方式规避风险,一旦发现“货不对板”,要及时通过平台举报投诉。
代订酒店服务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方便了消费者,但其中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要购物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让消费者能拥有一个安心、放心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