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万钧客:罐车 “盲盒”不是监管“盲区”
2024-07-12 08:35:34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718

针对“运输罐车运完煤制油后未清洗直接混运食用油事件”,7月6日,中储粮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专项大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依法终止运输合作。

报道显示,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体是否洁净,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这实在令人惊愕、愤怒。这是置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何地?置法律的威严和公正于何地?

“走过场”一词历来被人深恶痛疾,在食品安全运输中“走过场”更是千夫所指。因为“验罐就是走过场”,所以意味着一个个密闭的大罐,就像一个个深不可测的“盲盒”,谁也不知道里边有什么样的污染物,谁都无法保证提货单上的大豆油不被污染;因为“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所以潜台词就是乱象并非偶然,在行业内习以为常。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都已说明,涉事企业在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做得不扎实,还存在着“漏洞”与“短板”。

食品安全大于天,容不得半点疏漏。在7月6日的声明中,中储粮称公司在7月2日要求下属油脂公司开展排查。媒体发现问题,涉事企业当日即介入,看到问题、重视问题、整改问题,这是回应公众关切的应有态度。但保障好食品安全,显然不能止步于企业自我检视。在全网关注下,公众迫切希望知晓,“罐车运输油罐混用”是不是真如罐车司机所言是普遍性情况,用没有彻底清洗、严格消毒的罐车直接拉送的大豆油最后都流到了哪里,存在怎样的风险,对相关食用油要不要召回,罐车“蒙混过关”的“肥胆”谁给的,又该如何从机制上纠错和遏制,一个个追问都需要得到及时回应。

食品安全兹事体大。这种冲击食品安全底线的乱象,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样也会影响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对有问题的企业要“整改”更要“真改”,对涉嫌失职渎职的责任人该清理就清理、该追责就追责。相关的运输公司、罐车司机、食用油厂家也要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而言之,监管利剑高悬,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守住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底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