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安徽新闻
揭秘安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黑科技
2024-07-12 08:26:14 信息来源: 安徽商报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220

20240712082736151_cr6R4v0t.jpg

安徽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合肥轨道8号线一期已顺利完成全线列车上线,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那么,这条“无人驾驶”线路究竟有多智能?又有哪些黑科技?7月10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进行了探访。

洗车也能“无人操作”

据介绍,8号线一期起于既有3号线一里井站,沿阜阳北路、清河路、蒙城北路、兴隆路、阜阳北路、汤都路、凤麟路敷设,止于北城高铁站,全长22.5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12座车站。作为我省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8号线列车按照目前国际上自动化等级最高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其牵引系统由阿尔斯通合资公司SATEE生产提供。截至目前,8号线一期工程19辆列车已交付8列,全自动五大核心系统信号、车辆、综合监控、通信和站台门均已完成设备单体调试,全自动场景联合测试和应急、故障场景测试正在全面推进中。

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是指车辆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自动实现列车自动唤醒、休眠、启动、加速、制动、停车、车门开关等功能。“包括洗车也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完成。”据合肥市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列车由车载设备控制运行,不需要司机驾驶。“当车上不设置司机时,一旦出现影响运行的设备异常,故障处理难度更高。所以,全自动运行就对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置48个全自动场景

相较于人工驾驶列车,全自动驾驶列车根据运行系统场景,结合全自动专业设计方案,优化设置48个全自动运行系统场景。其中,正常场景22个,故障场景10个,应急场景16个。

“围绕48个全自动场景,车辆、信号、综合监控、通信和站台门五大核心专业设计了丰富的无人控制联动功能。”据该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实现无人控制联动功能,8号线采用了不少黑科技。包括“中心云端控制”,也就是将云平台应用到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等中心业务中。

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后,不需要司机上车,列车早上4点可以“自动开机自检”,检查无误后,可以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自动运行至车站等待乘客上车;晚上末班车运营结束后,列车自动进入停车库内,下电待机休眠,等待第二天运营前自动唤醒。

“在传统轨道列车运行过程中,由司机通过人眼观察线路情况。一旦出现侵入运行区间的障碍物,司机会采取紧急制动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而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司机不再参与列车的控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系统设置了障碍物检测系统,“当列车前方触碰前或触碰时检测到障碍物,进行障碍物报警并触发车辆紧急制动停车。”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李丽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