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北中镇花冲村大塘组的茶园里,王占东、祝娥平夫妇正在采收夏茶。丈夫背着采茶机走在前面操作,妻子紧跟其后托着又大又长的布袋收集茶草。人过处,一行行茶树丛似剃过了“平头”,耐心等待下一回的“约会”。新采下的嫩叶梢离开树冠,进入茶叶加工车间“浴火重生”,不久的将来会漂洋过海,走进非洲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北中镇现有茶园面积近4万亩,年产干茶8000吨,年产值达1.56亿元,人均茶叶收入达4500元,其中夏秋茶产量占4500吨左右。夏秋茶采收从“劳动节”一直要采到“国庆节”,一般都会采四季。王占东夫妇除了采收自家承包的80亩茶园,还为别人代采。夫妇两人配合默契,一天能采3000斤左右。鲜茶草能卖1元一斤,代采的与“东家”平分。一季采茶要忙半个月左右。“北中镇境内专业从事夏秋茶机械化采收服务的,像王占东这样的本地‘夫妻队’就有16对,还有湖北英山以及岳西过来打工的,基本上能满足本地用工需求。”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杨运松说。 该镇望天村是全国“一村一品”茶业示范村,拥有茶园4900多亩,户均茶园2.5亩。该村有12家茶企,其中生产夏秋茶的就有10家。“我已有20多年没种过田,专门务茶。家里有4亩茶园,还包了别人家4亩地种茶,除了春茶人工采一些自家喝外,就是机械化采收4季夏秋茶,我们夫妻俩在家一年也能挣到8万元!”望天村77岁的吴承彭高兴地说。

“我可能是我们村最年轻的务茶人吧。”1991年出生的吴雷笑着说。据介绍,吴雷2018年回乡流转承包土地,种植了100多亩茶园,开办了茶叶加工厂,一年要加工120多万斤鲜叶,生产40多万斤干茶,产值240多万元。“最高峰一天收了50000斤茶草。”在马嘶村永康茶叶公司的加工车间,杀青机、揉捻机、烘焙机、分拣机等机械轰鸣,仓库里一袋袋加工好的干毛茶堆积成山,到处弥漫着茶叶的清香。 “我们公司2021年获得了茶产品出口许可,是安庆市第一家。”永康公司老总吴永忠自豪地说。据了解,产业做大了,老吴的儿子吴清也回来帮他发展,并在非洲开办了公司。2023年永康公司收购农户茶草45万斤,收购夏秋茶288万斤,繁育销售茶苗700万株,实现内销收入2347万元,出口3000吨夏秋茶到塞内加尔、摩洛哥等西非国家,创外汇69.7万欧元,出口退税50多万元。“前不久我们公司以652.8万元拍买到太湖县新城经济开发区一处3000多平方米的仓房,准备用于出口夏秋茶的配货与包装。”谈到未来的发展,吴永忠充满着信心。 “茶树越采越长,只要肥培管理跟得上,夏秋茶采收不仅不会影响来年春茶产量和品质,反而因为采摘面平展便于春茶采摘,提高了工效。”杨运松说。“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实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年施商品有机肥8000多吨,田间堆肥4000多吨,成龄茶园每亩可产夏秋茶4000多斤,再加上春茶,茶园年亩产值可达7000多元。”
据悉,太湖县现有茶园14.1万亩,除了北中镇,其它茶企都只做春茶,不做夏秋茶。茶园夏秋鲜叶留在树上任其老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夏秋茶开发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不仅要在全县复制推广北中镇的典型案例,还将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培训的形式,鼓励开发利用夏秋茶制作红茶,帮助茶农增收、茶企增效,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