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15:00:51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662 |
龙潭寨古民居风景区位于汤泉乡境内,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枕山、环水、面屏”,山水环抱、藏风聚气、景色秀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汤泉乡积极实施太湖县以工代赈项目——汤泉乡龙潭寨古民居风景区旅游步道建设项目,探索乡村振兴领域“以工代赈”新模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赈济模式,将龙潭寨古民居风景区基础设施提升与群众就业需求相结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参与乡村建设。
全面拓展以工代赈赈济模式。该项目总共投入210余万元,其中省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方向)190万元,吸纳农村务工群众59人,就业技能培训121人次,群众获取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共计58.114万元。针对项目管理,汤泉乡成立管理领导小组,在工程实施、工程质量、工程验收、结算及后续监督等方面建立完善制度安排,以确保项目稳妥推进实施,保障以工代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全心解决务工群众担忧问题。汤泉乡强化政策宣讲力度,组织劳务技能培训,强化报酬发放管理,解决群众“不了解”“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项目全过程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工期安排合理有序,工程质量精益求精,切实做到劳务报酬到位、监管公示到位、建后管护到位,既增加了周边群众的工资性收入,让群众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鼓起“钱袋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群众“扶志”和“扶智”观念的转变。“这个项目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和照顾家里两不误。”参与施工的龙潭寨村村民胡金海如是说。
全力保障以工代赈有效实施。汤泉乡聚焦民意,因地制宜谋划项目,量体裁衣设定岗位。“由于建设地点处于景区内,如何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保护现有的古民居建筑成为施工的优先考量,我们在项目建设工程中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这也与以工代赈项目要求完美契合。”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实施前,汤泉乡全面摸排了当地群众务工需求、技能掌握情况,建立群众务工需求信息台账,确保充分发挥“赈”的效益。项目竣工后,自下而上逐级进行验收,确保按质按量交付。
该项目的落地实施,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同时极大提升了景区整体游览体验,方便了景区内群众出行,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