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生·社会
枇杷岛上枇杷黄 采摘售卖两头忙
2024-05-23 09:15:54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3065

眼下正值枇杷成熟的季节,在太湖枇杷岛果园内,郁郁葱葱的枇杷树上结满了金黄硕大的枇杷,游客们三五成群穿梭园内,尽享采摘乐趣。村民们动作灵巧,一颗颗橙黄饱满的枇杷装筐入篓,并及时运送市场销售,采摘的身影与漫山的枇杷,构成了夏日里趣味盎然的乡村风光。

20240523092759219_HiHKZMdP.jpg

五月的太湖,果香四溢,街市上铺开了一排“满地金黄堆积”的枇杷“小道”,这些村民们“自产自销”的新鲜枇杷,5月10日如约在集市上“闪亮登场”。橙黄饱满的果实不仅让顾客们享受极致美味,也让村民们鼓足了腰包。村民们的枇杷都来自花亭湖上的“枇杷岛”,此地因盛产白玉枇杷而得名,三面环水、云雾缭绕,独特的气候优势造就了枇杷味道甜、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凌晨四点,村民们早早穿梭在枇杷林间,摘下露水浸染下的一串串枇杷,然后立刻赶赴市场售卖。

20240523095612226_GjW6o63j.jpg

年近七十的朱金发种植、销售枇杷已有三十多年,家里有一百多株枇杷树,孩子们在外工作,这些枇杷树不仅让两老口在管理、采摘中得到乡野闲趣,还能带来三四万的收入,他对枇杷树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与心血,说起自家枇杷之“爆棚人气”,这个朴实的村民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得意之情”。

20240523095636227_Wz93yLO7.jpg

“我种枇杷卖有三十多年,销量很好,每天能销一两百斤,收入有一千多元,好的时候能达到两千元,我们的枇杷口感好,大家都喜欢在这里买。” 朱金发高兴地说道。

不同于朱金发三十年来从老城到新城的辗转,年轻的朱罗燕则乘上了电商的快车,她非常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几款各有特色的包装盒,从最初的纸巾包裹到现在的泡沫纸箱,从开始的简易包装到如今的精心设计,每一点变化都见证着她的枇杷销售之路。每年枇杷丰收季,她便和父母一起早起摘枇杷,说起采摘枇杷的经历,她用如诗般的语言倾情描述着“枇杷树染绿山坡,在漫山遍野,迎风摇曳,实在太美了,爸爸在树上摘,妈妈在树下接着,与其说他们培育了枇杷,不如说枇杷年复一年地见证了他们在一起的岁月”说话间,仿佛她身上也沾染了枇杷的香甜,幸福的笑声在空气间回荡。她开心地分享着这份幸福,“在行情好的时候每天能卖出三十多箱,我带着老乡们一起做,枇杷销售途径都更广了,采摘枇杷也成了我们最期待的事 。”被姑娘的开朗热情所感染,记者也决定去村民口中的“枇杷岛”上领略这份采摘风光。

20240523095703228_aXgU7vTq.jpg

走进枇杷岛内,只见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枝繁叶茂,一串串金黄的枇杷缀在绿叶之间,微风拂过,果香宜人,放眼望去,对面是花亭湖的自然美景,滋养着枇杷树的生长,也温柔了采摘人的心情,来自周边的游客纷纷闻香而来,穿梭在林间,一边采摘,一边拍照,沉浸其中,趣味无穷。张建群与她的朋友们颇有点巾帼豪气,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高枝,她们一跃而上,调整位置,找准目标,挥动杆子,心宜的枇杷都纷纷坠地。在交谈间得知张建群一行是从汤泉结伴而来采摘枇杷,这次姐妹们各展身手,每人都提着一大袋果实,满载而归。

20240523095835230_Fzr2eu4R.jpg

“今天约了几个好朋友在枇杷园来摘枇杷,这里的枇杷很甜,我们收获满满。”游客张建群说。

20240523095726229_4ATfWm1J.jpg

同样慕名而来的还有汪荷玲,相比于豪放派的张女士,她则显得婉约很多,只在可触范围内,不急不慢、从容优雅地采摘,仿佛随时按下快门,都能捕捉一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完美照片,不仅收获了枇杷,也享受了一段惬意的时光。

“早就听说花亭湖的枇杷非常甜,正好今天有空来采摘,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亲近了大自然,感觉非常棒。”汪荷玲说道。

20240523095907231_nDPJmjI8.jpg

枇杷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这时候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采摘枇杷,园内现有枇杷70多亩,从今年5月12日开园至今,接待客人在高峰期达到每日近百人,最多一天能销售七八百斤枇杷。一颗颗圆润甜美的枇杷点燃了村民增收的喜悦,勾勒了金黄灿烂的风景线,更装饰了游人们美好浪漫的心田。(融媒记者  刘 辉  王 璇  苏 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