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0:45:32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842 |
当前,许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做过不少的尝试,几乎都是投资多、收益小。如何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瓶颈”,是每一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太湖县北中镇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尝尽辛酸,在疲惫中收获着快乐,正应验了“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诗。
把脉问诊,探究合作社“肠梗阻”根源。
“我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养过土鸡,养过猪,养过蛋鸡,种过蔺草,投资过桃梨采摘园,真的是做过不少实事,但是很多时候收益不尽人意。每年我们村也都做过总结,想过不少办法,也采取过补救措施。”刚开始接触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话题的时候,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王德瑞略显无奈地说。
种养业是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流转村民土地过程中做过最多的产业。首先是养殖业,2020年在停业土鸡养殖后,投资52万元,入股安徽浮坵群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饲养蛋鸡,但是这几年蛋鸡产业行情不稳定,又加上环保整治力度加大,环保投资增加,收益率下降。2022年前后,通过多方征询,经过社员大会同意,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就近邀标以95万元盘活原本村村民陈晓雷经营的浮坵高山生态养猪场。
“就像是自家的猪场一样,进购饲料和药物,监督消毒,每天早中晚我还要翻看监控视频不下30分钟。特别是卖猪一关最为辛苦,虽然我不进猪场饲喂生猪,但从选猪起,到每一车猪出售,称重与结算,我都一一过问,同时还要记好流水账,要让村里给社员一个满意的交代。尤其是年关宰年猪,屠宰标准还要高,哪家过年都会图个吉利。群众选好猪后,包括屠宰一揽子活计我都要张罗,有时候一天下来我累得腰都直不起,第二天还要照做一样的事。”村委委员兼猪场场长章胡群倾诉道。
“省农科院领导再三权衡,他们认为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虽然做了不少实事,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首先是体制不顺。村干部本身有村里不少事务要做,每个人身上担子都不轻,不可能有更多精力去经营产业。所以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要变通思路,采取承包制。每一个产业要培养一个村级带头人,放手让产业带头人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规范经营,让能人有博弈的舞台,以解决村干部参与经营而又不善经营的现实问题。其次是经营理念不行。之前,都是村干部在参与,管不完全又不肯放手。自己辛苦不说,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第三个原因,是跟风惹的祸,当初,就没有选好选准路子,仓促上马。比如,当年蛋鸡行情稍好就跟风参股,太湖黑猪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就选了太湖黑猪。”理事长王德瑞如梦方醒般数着家珍。
对症下药,治愈合作社“消极症”沉疴。
历年来,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回报让人心寒,导致村两委一班人有些消极,总觉得力不从心。据省农科院下派到北中镇花冲村的第一书记添长久介绍,他第一次接触到浮坵村两委干部,是听说他们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了不少产业,总以为是有盈利的,但事与愿违,赤字较大。于是,添长久被邀请到浮坵村做客。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后,添长久回农科院到畜牧兽医研究所拜师问良方。最后邀请了畜牧兽医研究所专家现场把脉。
针对蛋鸡当前行情走低的情况,省农科院领导给出了“减存栏,降成本”的良方。要求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动员参股企业淘汰产蛋率低下的蛋鸡,以减少饲养成本,达到止损的目的。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当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解决了成年蛋鸡的销路问题,一次性销售蛋鸡4万余只,节约成本在一半以上,有效止损。
针对太湖黑猪当前市场,省农科院专家给出了“保基础母猪群,供给苗猪”的良方。此举节约了育肥猪成本,为该合作社创造了翻盘机会。近年来,该合作社养猪场销售架子猪的数量增加了约一倍,实现了节本增效累计达到35万元。此外,县、镇农牧机构通过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了该合作社猪场抗病能力,仔猪成活率大幅攀升。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实施,让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了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既缓解了养殖污染压力,又改良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既改善了地力,又实现了增产增收。三年来,浮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猪场沼气池功能累计实施茶园、桃梨园沼液滴灌近2000亩,消纳沼液4000余吨。
春和景明,一树桃梨一树春。
“雪白的梨花与鲜红的桃花交相辉映,实在是美丽极了,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采摘园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更带来了如织游人。今年春天时节,来浮坵桃梨采摘园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村书记杨丽笑着说。
是的,浮坵桃梨采摘园,一到花开季节,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把浮坵人的热情也都画进去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村里采摘园拍照摄影的不下千余人,真的是“花”无缺,“果”称雄。2023年浮坵村桃梨采摘园收获桃梨果实超过20000斤,首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红0.3万元,社员分红人均超过780元。
油茶基地是浮坵村域内最大的种植基地,实际流转土地超过6500亩,其中油茶苗圃80亩。姚万华是油茶产业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该基地主营业务收入412.3万元,主营业利润62.84万元,实现利润分红37.7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5万元,社员118人人均分红3100元,三分之二以上为脱贫户。既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为集体经济组织创造了效益。
陈模亮是本村黄牛产业带头人。2023年在他的带领下,出栏牛32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万元。今年,在省政府“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相关政策支持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将以孙家湾山场股份入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通过种草养畜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措施建设百头生态牧场。“我们一定要借政策东风,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抱团取暖,把浮坵村建设成为合格的镇级肉牛强村。”陈模亮说。
“在省市县领导、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采取承包或者分包的方式,让能人托管合作社,依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明天一定会是绚丽多彩的春天,村级集体经济一定会强盛起来。”理事长王德瑞自信地说。(杨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