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11:36:06 信息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 叶美霞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6202 |
近年来,太湖县城西乡依托河湖水域优势,通过推广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有力支撑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每年这时,城西乡李长青就迎来了属于他的丰收季,每天都能接到5000斤以上的订单。他忙着收购龙虾,按照不同品质分拣后,打包运往沪苏浙等地区。李长青从事龙虾销售已经六年了,每一年的销量都呈现上升趋势。“我们这的龙虾肉质饱满、口感好,很受批发商欢迎。”李长青说。
这些龙虾如此深受青睐还要“归功”于虾稻轮作的种养模式。在城西乡树林村,规划整齐的稻虾轮作基地里波光粼粼,风景怡人。养殖户老林夫妇俩早上4点多便起来抓虾,他们将沉在水中的网笼提起来,拎着网笼轻轻一抖,一个个活蹦乱跳、肉质饱满的小龙虾便滚落到塑料筐中。老林的基地有500多亩,预计今年的龙虾产量将达到12万斤。
“稻田里引用的是花亭湖的活水,并且会定期进行改底,采用科学的方式喂养,所以我们的虾活力十足,底板很干净,肉质也鲜嫩,深受市场欢迎。”养殖户王丽英说。
“稻虾轮作”是一种立体高效的种养发展模式。小龙虾在土壤中活动,能够起到松土的作用,其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高、无公害;而水稻则为龙虾遮阴、避害,提供充分的饵料。“稻虾共养”在田间形成了完整的绿色生态闭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使农田效益倍增。
城西乡积极探索推广稻虾连作繁养分离技术,将稻虾种养技术优势和自然禀赋资源相结合,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培训授课,从冬季种草、培水到集中放苗精准养殖,不断改进、升级技术,在实现“一地两用,粮虾双收”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融合。
城西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和友介绍,目前,城西乡现有稻虾种养户19户,种养面积9100亩,年产值2700万元以上,市场行情非常好。该中心将积极推广稻虾轮作模式,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扩大种养规模,为土地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王璇 尹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