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北中镇:让“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2024-04-02 16:20:44 编辑: 周心仪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000

阳春三月,北中镇大地满眼葱茏,片片茶园叠翠飘香。

这片青山绿水涵养出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成就了“茶香北中”小镇。北中镇获得“安徽省茶叶‘一镇一品’示范乡镇”“安徽省茶叶加工聚群示范乡镇”,其中望天村获得“全国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

近年来,北中镇坚持以“三茶统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战略为指引,围绕茶园建设、科技赋能生产、文化提升价值、茶旅融合发展多向发力、守正创新,全力推动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切实把“茶香北中”这张名片打响。

“采茶是一门技术活,要朝上‘提手采’,如果用手指掐,容易黑头,影响外观质量。”3月31日,北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来到罗山村大罗山安吉白茶种植基地,现场传授采茶窍门,“零距离”服务采茶工。

大罗山安吉白茶种植是北中招商引资的一家企业,自2018年以来,安吉茶商赵有富等人,投资近3000万元,成片发展安吉白茶600余亩,新建白茶加工厂1座,去年带动群众就业120余人,支付劳务工资报酬120余万元,今年仅春茶采摘就带动了季节性用工200余人,成为了罗山村支柱型产业。

“明前茶,贵如金。我公司急需招收大量采茶工,工资保底每天不低于130元,还管采茶工中午工作餐,路远的提供住宿。‘熟练采茶工’则不同,按当天采摘的鲜茶草,每斤30元计算工资报酬。”北中镇罗山村大罗山白茶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有富说。

放眼望去,层层梯田的茶园,绿油油的茶树,采茶工人挎着小竹篓,穿梭在一垄垄的茶树间,正娴熟地采摘茶树上的鲜叶,这道风景是多么的美丽。

“你看我们采的鲜茶叶,一芽一叶外观饱满、绿色丰润,制成的绿茶,肯定品质好。”村民叶赛琼告诉记者,作为“熟练工”,她在茶山每天有一两百元的收入,“昨天挣了180多元呢。”

像罗山村发展的安吉白茶的例子,在北中镇多得数不清,家家户户都种茶。距离罗山村的花冲茶场就不远,该茶场被评为“全国第七批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近年来,花冲村做好茶旅融合发展文章,让游客在茶场可以观茶、采茶、制茶、品茶,还能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田园景,把茶场打造成“安徽省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周边游客打卡的“网红地”……

近年来,北中镇依托连片的茶园基地,以茶带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的思路,构建了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北中镇现有茶园面积4万亩,年产干茶8000吨,年产值达1.56亿元,人均茶叶收入达4500元,其中太湖永康茶叶有限公司去年实现海外销售额69.7万欧元。省级茶叶产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茶叶产业龙头企业7家,茶叶生产企业69家,其中茶叶加工厂32家,1.9万人的茶农被吸附在茶叶支柱产业链上。

勤劳的北中人民,数百年来种茶养茶,山因茶绿、水因茶香、民为茶计。

茶旅融合景更美,多业融合茶更香。如今,北中镇茶叶产业发展呈现出千帆竞技、抱团出海的良好态势。“茶产业是北中镇的支柱型产业,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也助力茶农增收致富,‘小绿叶’变成了‘小金叶’。”北中镇党委书记汪学平说。(吴承钺   朱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