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7:35:48 编辑: 周心仪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612 |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积极创新拓展以工代赈建设模式,2023年实施的太湖县江塘乡“田园大塘”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该项目严格落实了“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原则,积极组织项目区周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及其他低收入人口参与工程建设,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务工收入,增强了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以该项目作为示范引领,制定完善了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了群众增收致富有效机制,为科学组织群众务工增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鲜活经验,为推广以工代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立完善自建制度体系
构建县级牵头抓总、乡镇监督管理、村“两委”统筹协调、项目理事会实施负责的四级管理体系。县级发展改革部门作为指导主体,负责指导乡镇编制及审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好人社、财政等县级相关行业部门协调配合工作,利用县域平台做好政策培训,加强劳务报酬的审核发放及日常督查指导。项目乡(镇)作为监督管理主体,负责牵头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重点监督务工群众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劳务报酬标准、绩效目标实施、务工安全等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对该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等进行督查,确保工资足额及时发放到位。项目村“两委”作为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项目区周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及其他低收入人口参与工程建设,统筹施工进度和资金使用,协调化解务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劳动纠纷,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定人定岗定酬”方案,监督项目理事会落实务工组织相关要求等工作。项目理事会作为实施主体,负责编制务工组织方案,严格按照“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要求管理和调配务工人员,与务工人员签订务工协议并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按时足额完成劳务报酬发放及项目验收审计等工作。
二、促进项目充分发挥赈济作用
(一)带动群众就业促增收
紧抓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等关键任务环节,确保项目赈出实效。该项目实施带动了117人就近务工,实际发放劳务报酬132万元,超过中央以工代赈资金30%以上,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人员6人,发放劳务报酬6.76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次,培训159人次。
(二)折股量化分红促保障
该项目采用“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模式建设,大塘村委会将验收合格的以工代赈资金423万元形成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移交乙方(“田园大塘”综合体)使用和管理,由乙方按股权量化金额(423万元)的6%(25.38万元)的比例每年定期向甲方进行分红,分红期限为6年。分红将按60%、30%、10%的比例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就业补助和村内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通过创新模式,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全村及周边产业发展。
(三)支持企业提质促发展
“田园大塘”综合体是太湖县招商引资的生态旅游项目,2019年开工建设以来,先后投入近6000万元,将田园大塘打造成集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体。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了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完善了项目区基础设施,促进了景区提质增效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以上,真正让田园大塘的美丽景观变成“美丽经济”。(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