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09:29:04 信息来源: 安徽科技网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400 |
安徽太湖县,“千重山色,万顷波光”。60万人诗意“栖居”的山水之城,文明之花熠熠生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是创建文明的主战场,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承载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太湖县城市管理局在实际工作中,真情投入精细服务,守护一城“幸福烟火”;创新手段云端管理,提升市民“文明之风”;不断探索长效建设,助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太美太湖”。
真情服务点亮“希望之光”
三尺摊点可安一家之柱
“钱队长,你来了!”
9月19日上午9点,太湖县人民医院一侧的停车场,39岁的鲁凤英从快餐车后探出身子,一边擦手,一边热情地打招呼。
“今天早上收入情况怎么样啊?”
“100来块,还行!”
太湖县城管局一中队副中队长钱周萍和摊贩鲁凤英是老熟人。日常巡查中,钱周萍一有间隙就来看看,他还经常自掏腰包,专门赶到鲁凤英的租房,拎去水果和奶粉。
眼前在快餐车边忙碌的鲁凤英,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显得自信又干练。然而1年前的她却不是这个样子。
“当时,她的摊位占了医院的生命通道,挡住了救护车通行,我们及时进行了劝导。”
彼时,钱周萍耐心劝说愁眉不展的鲁凤英,相互沟通间,钱周萍也不自觉跟着眉头紧锁起来。
备餐中的鲁凤英
原来,鲁凤英是独女,早年远嫁湖北。随着父母年迈,并且父亲患有严重糖尿病导致视力弱化,伴有脑梗等慢性病,大脑经常不受控制,母亲则双耳失聪多年,就算戴上助听器也无法与人交流。孝顺的鲁凤英为了照顾双亲,只能选择离开在外打工的丈夫和读书的孩子,独自回到太湖。她一边带父母到县人民医院看病,一边就在医院边摆摊,赚些钱补贴生活。
钱周萍清楚,清理占道经营不难,难在长期监管,不然取缔了也会死灰复燃。而像鲁凤英这样有实际困难的家庭顶梁柱,摊点被清理就等于断了全部的生计,所以如何兼顾才是需要仔细思量的方向。
太湖县城管局迅速采取了措施,在县医院西侧的停车场清理出一块专门区域,设置了一个临时经营点,引导鲁凤英等十几位摊贩到这里规范经营。
“非常人性化,给我们提供了场所,安全,卫生,又能挣到钱!”鲁凤英由衷地说道,对于这处免费的经营地点,她十分满意,不但离医院很近,而且不缺客流,她特别注意平时经营场所的卫生,不想再给钱队长“添麻烦”。
“特别是要投入真感情,你真情实意地帮助他们,他们也会配合城管工作,将心比心,都能理解。”钱周萍说道。
太湖县城市管理局一中队副中队长钱周萍接受中安在线记者采访
临时经营点和医院仅一墙之隔。墙里,是崭新的现代化大楼;墙外,是鲁凤英三尺宽余的餐车。在墙里,她照顾着父母的身体,在墙外,她用坚强扛起了整个家。
在三尺摊点上,孝顺的鲁凤英点亮了生活的希望之光。这由太湖城管真情呵护的一处处光亮,像初秋的晨曦,温暖人心,也温暖着这座城。
精细管理润一方水土
规范经营守住“幸福烟火”
清理占道经营,整治流动摊贩,一刀切地驱离解决不了问题,城市治理,需要精细化管理,需要城管部门结合实际创造疏导手段。
记者从太湖县城管局了解到,像鲁凤英所在的“临时经营点”和“摊贩疏导点”,太湖县城区范围内目前有17处,都是由城管部门在人流集中地段,专门开辟的免费摊贩经营场所。
在太湖县105国道边,记者见到在太湖做了几年水果生意的吴新文。
“那时就在马路边摆摊,灰尘大,也不安全,城管来了我们就跑。”
最终,吴新文还是被太湖城管“抓”住了。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城管不但没有处罚,也没有赶他们离开太湖,反而在105国道边建了一个临时经营点,让他搬了进去。之后,吴新文就安心地在太湖卖起了水果,每天早上五六点出摊,从年初开始卖到除夕前一天。
太湖县城市管理局一中队队员章臣伟与吴新文交流中
太湖县城管局一中队执法队员章臣伟向记者介绍道:“当时这个地方全是乱石子,我们安排了挖土机过来平整,将他们安置在这里。”
“我们安心了,根本不舍得离开太湖!”吴新文憨厚地笑道。
在太湖县龙山路步行街,一处“摊贩疏导点”的标牌下,整齐地排列各式各样的摊点。记者赶到时,城管正在帮摊贩清扫着经营点周边的垃圾,摊贩们似乎都习以为常。
太湖县城管局一中队执法队员周定国向记者介绍道:“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按照‘721工作法’开展工作,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
“谁来经营都可以,没有固定位置,我们只要搞好自己的卫生,保证食品安全,就可以在这里一直做下去。”在外打拼多年,又回到家乡的余博文为城管的“服务”点赞。
“现在太湖这边环境好,城管一直在帮助我们,我老婆卖柠檬茶,我就卖卷饼,只要努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微互动响应“在云端”
柔性执法化解城市“顽疾”
9月19日下午4点49分,钱周萍手机置顶的微信群里突然收到信息:
“接市民电话反映:‘开发区幼儿园门口卖东西的摊贩多得不得了,请城管来管一下,接娃都挤不进去。’”
钱周萍立即带队赶到现场,进行疏导劝离。
“放学的时候这边小孩多、家长多,摊贩就抓住机会来卖点吃的、玩的,但是幼儿园门口就那么一点地方,他们摆起了摊子,家长和学生自然就很拥挤。”
学校放学时聚集的摊贩,有时候严重影响交通和安全,城管队员也无法做到同一时间点在所有学校门口值守,这就是一处城市管理的“顽疾”。
为此,太湖县城管局拿出管理“妙招”——“发起群聊”。通过日常管理中统计收集的商户信息,按经营性质分类建立多个微信群,实现“城管+商户‘微互动’”。
钱周萍手机里的“微信群”截图
钱周萍的手机上,就置顶了三十多个群。有“水果群”“早点群”“百货群”,分门别类,各不相同,里面是负责片区的城管队员、商家探访和附近群众。群众和商户有什么问题直接在群里“艾特”城管,方便快捷。同样的,城管队员有什么管理要求,直接群里发布,及时有效。
“建群”的方式有效拉近了城管、商贩和群众三者之间距离。服务管理“在云端”,解决问题在“在云端”,学习交流也“在云端”。相关的新政策法规,城管会直接转到群里,供大家学习分享;群众心声、商户摊贩诉求,城管也能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在开发区幼儿园门口,钱周萍带领队员,仅仅几分钟时间,就疏通了门口的拥堵,全程没有使用“喇叭”,更没有开出“罚单”。
“我们口头劝说就够了,都会自觉离开的。因为很多流动摊贩都在群里,我们到现场,他们也不好意思,更不会跟我们对抗。”
摊点变身网红打卡点
编织繁华共绘“太美太湖”
晚上8点,记者来到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景区附近。
“文博园临时夜宵经营点”的摊贩们,已经亮起招牌,挂起彩灯,支起了锅灶和烧烤架。
文博园夜宵临时经营点
“城管部门给我们提供经营场地,给我们安排了用电设施,每周还来检查用电安全和食品安全。”
“尚品宫烧烤”老板涂丽丽正在等待夜宵人群的到来,一边忙碌地准备食材,一边笑着向记者介绍。
“摊贩的有序经营让城市更美好,留住了动人的城市烟火气。”
太湖县城市管理局二中队副中队长王伟介绍说,这处地点是最早一批摊贩临时安置点,有20来户长期在这里经营,已经成为县城里一处夜宵网红“打卡点”。
晚上8点30分,正是县体育馆附近最热闹的时候。与体育馆一路之隔,是太湖县最大的临时摊贩经营点,一排摊点整齐有序,各色物品应有尽有,顾客行人络绎不绝。
太湖县体育馆临时经营点
“这个地方是太湖城管平整过的,这一片的路灯都是他们装的。在为群众服务这块,太湖城管做得好!”
亳州籍水果商贩吴丰提起太湖城管,不禁点赞。
这里位置好,人气旺,在临时经营点做生意的商贩也都注重口碑,诚信经营,自觉维护现场的环境。
“给你看看,这是我儿子,刚到厦门去给人讲课!”吴丰指着手机上的儿子照片,骄傲地分享。
“儿子儿媳早就不让我卖水果,但城管帮我们打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是真不舍得离开,所以索性薄利多销,就当服务太湖人民了!”
一座城向文明之城的蝶变,没有惊天动地的慑人声响,只有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和那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
守护一城风貌,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也没有锣鼓喧天的热闹,有的是主动作为,默默坚守,和细致入微的真情付出。
太湖城管在管理细微处下功夫,在民生服务上创实招,推进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助力“太美太湖”高标准建设。
城管蓝迸发光与热,文明花遍洒乡与邦,用情守护,用心服务,山水之城处处升腾“幸福烟火”。(方亮 杨强强 焦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