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1:48:06 信息来源: 新华网-安徽频道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615 |
五月绿满枝,青梅结子时。眼下正值青梅成熟的时节,安庆市太湖县漫山遍野的青梅挂满枝头,绿意盎然,青翠欲滴。
结对共享“友谊果”
在太湖县各青梅种植基地,果农们忙碌地穿梭在梅林绿海之间,飘荡着欢声笑语。青梅经过细致地分拣、包装后,太湖青梅“整装待发”,准备运往芜湖繁昌溜溜梅公司进行加工。
据了解,青梅从太湖销往繁昌的产业之路,也是结对帮扶的友谊之路。芜湖市繁昌区与太湖县结为对口帮扶友好县,并将青梅种植作为村级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点项目予以实施。
自2018年下半年起,繁昌区向太湖县免费提供青梅种苗,全程提供技术服务,由溜溜果园集团公司签订最低保护价,实行“订单收购”,并对青梅苗期管理通过产业帮扶项目的方式累计给予526万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太湖已在大石乡田祥嘴村、徐桥镇茗南村等11个乡镇14个重点帮扶村建立了3000多亩青梅种植基地。
经过5年多的精心培育发展,如今各个青梅基地的果树已相继进入挂果期,这朵结对帮扶的“友谊之花”正结出累累的“友谊之果”,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产业支撑。
同心共育“致富果”
田祥嘴村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具有得天独厚的青梅种植自然条件。2018年,田祥嘴村同溜溜果园集团签署了青梅产业种植基地合作协议,溜溜果园集团负责提供优质梅苗,并在梅苗的培育、种植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如今,青梅产业已发展成当地的特色产业,550亩青梅基地已是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宝地。查秀娥是田祥嘴村的一位村民,她说:“今天摘了三百多斤果子,有一百多块钱的纯收入,平时还在这里除草、管理,每年还有八千多元的收入。”
田祥嘴村北林组青梅基地负责人、种植大户汪戴华经营着150亩的青梅基地,一年投入10万元左右。凭借着多年的青梅种植经验,汪戴华不仅将自己的基地打理得“有声有色”,也通过带动就近务工,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除了采摘季,青梅的除草、管护、施洒有机肥等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增收的契机。广大村民辛勤培育、亲手采摘的“好梅”,也成就了稳定增收、居家就业的“梅”好。
农旅共创“生态果”
在晋熙镇阳冲村青梅基地旁,几位村民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分工明确,有人担着袋子,有人扶着秤杆,还有人拿着账本随时记录着,他们刚刚在青梅种植基地摘下新鲜的青梅,正装袋称量着青梅的重量。果子越沉重,产量越喜人,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太湖县晋熙镇阳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青梅基地负责人周玉进介绍:“目前青梅已经进入成熟期,正在采摘,从本周开始,每天都有40多位村民上山采摘,每天的采摘量大概在3吨到4吨,预计一个星期以内可以采摘完毕。”
海拔200多米的阳冲青梅基地位于阳冲村集体资产毛安山场,2018年中旬经芜湖原繁昌县繁阳镇帮扶单位工作队多方考察、研究,毛安山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于青梅种植。于是,该村就紧紧依托山林优势,将毛安山场青梅基地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
阳冲村利用青梅的观赏价值,积极打造了花草时光欢乐谷,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挖掘山水田园资源,将沉寂土地化为绿水青山,以梅为“媒”,实现了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
地处香茗山下的茗南村青梅基地,按照“村党组织+产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吸收了几十个农户的荒山荒地种植青梅,由繁昌区免费提供优质种苗和60多万资金补助,与繁昌溜溜果园集团共同打造。
如今的茗南村不仅收获了“金山”,还将一片荒山变成了“青山”。
“基地将以青梅独特的观赏优势来带动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并逐渐向特色民宿等第三产业转型,为农旅产业发展释放更多的新空间,不断提升美丽经济颜值,着力打造特色生态茗南。”茗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严宏满怀信心地说。
在明媚的阳光下,太湖郁郁葱葱的12万多株青梅树正涌动着产业兴旺的勃勃生机,广大村民正用勤劳双手,勾勒出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编织成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刘辉 叶玲玲 胡治进 吴阳金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