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11:01:54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965 |
天华镇黄镇村坐落在画里天华的半山腰,依山傍水,云雾缭绕,形似仙境,气候堪称是“小天华”,别有一番绝美景色,尤其给山中茶树增添别样营养。近几年,黄镇村在产业发展中的重头戏当属茶叶产业,种植面积1000多亩,因此村里因地制宜利用到村产业项目兴建了一个大型自动化茶叶加工厂,助力“一改两为”“两强一增”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茶园盘活,美化又增收。黄镇村茶厂两个合伙人盘下村级濒临摞荒的茶园,加上流转旁边村民的共有100多亩,请镇农业中心茶叶技干指导低产茶园改造,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茶叶资源,做好制好茶、量产茶的充分准备,于7月份进行老树台刈、深耕培土、施有机肥、叶面营养肥等生态化茶园整改措施,经过半年的“休养生息”,让茶园恢复以往生机,茶园呈现一片绿意盎然,勃勃生机,恢复了往日的“容颜”。见此情景,两个合伙人相视会心地笑起来,说:“茶园可以量产了,我们要把茶厂办得让群众满意,自己盈利。”转眼间,人间最美四月天快来了,也是茶叶飘香季,摘茶叶,手留余香;做茶叶,满屋生香;品茶叶,口舌生香,谁不爱茶香!那是黄土地老茶园,茶叶更好喝,黄镇村茶厂在茶香季节也隆重开张了。
茶厂运行,利己更利民。3月18日深夜,远远望去,黄镇村茶厂一片灯火通明,还似乎有茶香飘来,走近一看,原来是茶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茶叶。开张那天要下雨,两位合伙人提前收好茶草,做好干茶,静等天明的开张大吉,售卖2023年第一批新茶。随着天气的日趋放晴,他们做了生产前的周密安排,既花了高工资请了茶叶师傅,提高茶叶品质;又请了茶厂主管,做到收支两分明;最后安排好餐饮,保证了生活质量。两个合伙人分工协作,一个负责茶厂生产,一个负责联络销售,有条不紊。一切就绪,只等茶来,没过几天,茶叶大量上市,除了承包茶园的茶草之外,方圆十里之内的村民都送自家鲜草去加工、销售,每到傍晚人山人海、推进涌出。晚上工人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各负其责,除了机器运转的声音,茶场非常安静,给人一种清静的感觉,似乎是置身绿色屏障中。近一个月的采摘期和多环节的务工需求,茶厂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减轻了村民辛苦采茶的劳累,带动当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最多的农户一年有2万多元的务工收入。茶厂的加工量和产值也不容小觑,年总加工20000斤左右鲜草,总产值95万元左右。如此硕果累累,极大地提高了两个合伙人从事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可谓是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促进一方振兴。
茶季安全,慎重而防范。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是每个生产企业的座右铭,黄镇茶厂也不例外,两个合伙人就这方面做了详细的准备。第一是硬件方面,首先是茶厂所用车辆已在交通局登记造册,天天安排车辆到茶园收草,减少工人的行车走路风险;其次,茶厂的线路都用的是专线并用线盒收纳,无祼露部分在外,且布置规范,不影响正常生产;最后,茶厂收工,都是用车辆护送路远的工人回家。第二是软件方面,生产期间,开工前每天开例会,就是三令五声督促安全,通过不遵守安全制度造成后果的短视频增强宣传效果。
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来,在天华镇政府政策支持和天华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导下,黄镇村建设茶叶加工厂、建立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培育初制茶叶加工农户、茶农科技培训等措施,带动更多农民依托茶叶产业链增收致富,进一步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