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16:21:30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632 |
“伯伯,你家现在养了多少头牛啊?”
“不多,四十几头,山上放了三十几头,还有几头在家里。”
“大家都说我们的牛肉源头正,肉质好,经济价值高,您怎么看呢?”
“我们的牛是散养的,口感确实好。”
……
记者正在田间采访一位名叫汪家益的养牛大户。
汪家益,百里镇大竹村桥头组人,和村里许多其他人一样没有一技之长,基本就靠务农维持一家人生计,早些年小儿子突发精神病,为了给儿子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背了十几万的债务,2016年,他家就申请成了贫困户。
近年来,大竹村“瞄准”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鼓励支持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并多次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结合村民代表大会、乡村振兴夜校等方式宣传产业发展的政策。汪家益也就抓住了这次机会,在2016年申请了贫困户小额贷款,开始养殖小黄牛。
开始时,因为没有什么经验,就养了10来头牛。后来百里镇大规模发展大别山小黄牛养殖业,2018年大竹村也正式认定了全国一村一品小黄牛养殖的品牌,经常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大家一起学习养牛知识,交流经验。每当有这样的机会,汪家益总会积极的报名参与,经验丰富之后,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了,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四十几头。
因为是纯天然放养,牛肉质地很好,到宰杀季节时,基本供不应求,收益也稳步增长,还清了所有债务,手上还有点积蓄,日子越过越顺畅了。大竹村像他这样的养牛户还有十余户,真正靠养牛走上了致富之路,开启了幸福生活,助力了乡村振兴。(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