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16:19:53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651 |
近年来,刘畈乡坚持将打造过硬村干部队伍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村干部“选育管用”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拓宽渠道,选好“苗”。将“靠得住、有本事、信得过”作为选拔村干部的标准,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动员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参与换届选举。换届后,产生村“两委”成员37名,交叉任职8人,平均年龄41.9岁,其中35周岁以下13人,占35.14%;女性同志12人,占32.43%;本科学历3人,占8.11%;大专学历16人,占43.24%;中专、高中学历12人,占32.43%;党员同志29人,占78.4%;新进人员13人,占35.14%。较上届相比,村“两委”成员学历明显提升,女性干部明显增多,平均年龄明显下降,实现人员结构的“三升一降”,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素质强的新鲜血液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一体推进县委“大学生回乡工程”书记项目,选聘村级后备干部15人,其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干部6人,本科学历2人,扩容后备干部“蓄水池”。
教育培训,育好“苗”。抓好理论教育,打造政治过硬队伍。常态化推进学习教育。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纳入村干部集体学习研讨内容,为村干部订阅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40余套。利用刘畈乡红色资源优势,组织村干部到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共产党员”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电教远教站点等,引导村干部开展个人自学。抓好业务培训,打造素质过硬队伍。组织村干部赴宣城市泾县云陵镇、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池州市青阳县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对标对表先进地区,查找差距、学习经验、开拓思路。实行乡党委会开到村制度,面对面指导村级工作,组织参加村干部“擂台比武”、主题微党课比赛,比能力促提升,不断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监督管理,管好“苗”。坚持村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抓预防,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换届选举后,乡纪委牵头对新上任村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培训和集体廉政谈话,并签订村干部廉政承诺书,抓好村干部廉政第一课,在村党组织书记主题教育集中培训班、乡村干部会议等组织村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积极学习有关违法违纪通报,集中观看《贪欲吞没了初心》等廉政警示教育片。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学习活动,巩固拓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成果,深化整治“四风”工作成果。大力推进基层小微权力制约监督平台规范运行,把“小微权力”清单作为政务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公开栏、广播、入户走访等形式,宣传到村到户到人。严格落实村级“零招待”制度,将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科学考核,用好“苗”。为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村干部工作实绩。印发《刘畈乡村级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将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综治维稳、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纳入考核细则。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大赛,展成果、突亮点、说特色、做打算,汇报阶段性工作成果。年底抽调乡二级机构骨干力量组成考核组到各村实地开展考核,查看村级台账。结合年中、年底考核和民主评议等,对村干部进行评先评优,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与绩效补贴挂钩,排名靠前的村干部绩效工资上浮10%,靠后的下浮10%。科学考核机制营造了你追我赶、对标争先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全乡村干部干实事、创实绩、求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村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叶平平 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