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16:20:02 编辑: 徐丹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573 |
坚持一个标准,构筑环境整治“桥头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量大、任务重,大竹村率先明确以“五清一改、四净两规范”为环境卫生整治总体标准,即:清垃圾污水、清农业生产废弃物、清无功能建筑、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小广告,改陋习;庭院干净、室内干净、房前屋后干净、厕所干净,生产生活物资摆放规范、畜禽养殖管理规范。通过统一标尺,让各片区工作有了抓手、行动有了依据、整治有了方向,紧盯沟河塘及道路两侧、村路等公共场所,坚持“一天一清理、五天一整治、十天一督查”。以一个目标干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决心,确保了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打造一支队伍,勇当党员群众“排头兵”。大竹村把群众参与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核心要素,坚持群众参与、群众主导。从村到组、从组到户,广泛发动,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乡村振兴夜校和入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讲述人居环境整治意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倡导“一线做法”,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到现场,真抓实干,积极引导群众做农村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引导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整治行动。通过党员干部带群众,以少数群众感染多数群众,把广大群众从环境整治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导者”,通过不断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全村形成了干部带头干、党员冲锋干、群众合力干的强大合力。
开展一次评比,耕耘激发潜力“幸福田”。如何激发群众动力?大竹村紧紧抓住调度这个“指挥棒”,按照“四净两规范”和“四勤两参与”的标准,利用调度会等方式,通报情况、查摆问题、补足短板,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农村环境治理建有方向、评比有标准、管理有办法。同时,大竹村每季度对“最美庭院”“卫生示范户”等表彰项目进行表彰一次,结合评比活动,对评比出来的先进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奖励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共表彰8户。通过表彰,树立标杆,在全村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一套体系,建好长效久治“后花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做好的,需要长期持续进行,大竹村党支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结合实际,建立了健全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成立了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制度领导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明确一名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聘用了11名固定的保洁人员,负责村内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村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副组长不定时督促保洁人员做好日常保洁工作。积极发挥“乡村振兴我带头”的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包片,在党员、村民代表、五老人群、志愿者等门前悬挂门前三包责任牌,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并形成网格化管理制度,保证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人人共享。通过采取一系列工作措施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目前村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和肯定。(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