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经济
急事难事不出花冲村——北中镇花冲村实施“34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2022-05-25 08:46:02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455

北中镇花冲村地处大别山南麓,有着“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格局。针对花冲村资源受限制、产业发展缺后劲、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该村创新“34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即建立花冲村党总支部、村民理事会和志愿服务“三方联动”机制,围绕“强队伍,党员作用发挥好;强活动,联动治理成效好;强发展,共同富裕实现好;强保障,基层堡垒夯实好”“四强四好”工作目标,实行“村民说事、村规民约、定岗联户、志愿服务、定期评比”五项制度。

一网一格见底,延伸力量到农户

几年前,花冲村团结组道路未硬化,环境脏、乱、差,矛盾冲突长期解决不了。如何让党组织力量延伸到村组?如何建强村干部队伍?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基层治理敲响了警钟。据县、镇文件精神要求,各村建立“十户联防”长效机制。花冲村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把全村划分为13个网格,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生态护林员等56名同志,充实到“十户联防”组织体系中,直接转身变成了政策法规宣传员、疫情防控战斗员、抗洪救灾应急员、安全环境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风文明监督员、为民服务代办员等“七大员”,牢牢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联、发现问题在格中协调处理。”

各网格按照村党总支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做到“六有”,有明显标识、有组织架构、有微网格地图、有工作职责、有联户安排、有服务承诺;建立“四个一”,一名微网格员定期坐班、一本工作手记定期记录、一个微信群定期联系、一张联户地图定期走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送四传”主题活动。去年,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该村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十户联防”组织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走访—登记—上报—办结—反馈”闭环管理,共认领群众“微心愿”53个,办实事好事53个,办结率100%。

“花冲村党总支部、村民理事会、志愿服务队”三方联动,党组织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延伸。如今的花冲村屋场院落干净、组组通水泥硬化道路……,看到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村民拿出家中小院刚摘下的枇杷热情地招呼着,幸福的笑容不言自表。

一村一品兴村 特色发展促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如何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如何开辟富民增收途径?花冲村组织党员、代表、能人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培植农村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花冲发展实际的新路子。

近年来,以花冲茶场为中心,在全村13个村民小组新建茶园1200亩,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进浙江安吉客商,和邻近罗山村一起成功种植高山白茶800亩,极力打造安徽省“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两年来,村里投资近300多万元,新建绿茶和白茶加工厂房2幢,不仅每年村里获取纯利润32万元,还解决了村民卖茶难问题,提供 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2020年初,村里投资120万元与花冲蛋鸡养殖场和生猪屠宰场进行合作分红,每年获取纯利润12万元,既规避市场风险,又促进了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2020年9月,通过引凤还巢,借鸡生蛋,成功将深圳一家现代化高新技术锂电池工厂引进本村,采取“村企”共建新模式,投资1000多万元,并按期投产运营。如今,工厂机器轰鸣,工人昼夜加班生产,订单供应求。这是北中镇第一家高新科技企业,日产锂电池3万支,年产值3000多万元,解决了村内及周边村58名留守妇女就业,带动已脱贫户16人。2021年底,花冲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8万元,比上一年提高50%。

花冲村坚持“一抓双促”,打造“党建+村企”特色品牌,特别是“村企合作、产金互促”的花冲模式效果凸现。通过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群众钱包鼓了,致富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一氏一约新规 村民自治办家事

2017年,花冲村被确定为全县第一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试点村,没有可借鉴经验,没有可复制做法,如何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办、盲目攀比”的陈规旧俗,到“厚养薄葬、简约办事、热心公益”的文明新风?花冲村抓住“一氏一约”新规,采取“宣传+案例+制度”的方法,推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成效显著。

花冲村共涉及徐、叶、宗、严、祝、舒、刘、吕、王、张等16个姓氏2400余人,各姓氏大操大办之风,在比阔气、比情面中由来已久。“过去老人去世后,从入棺到入土需要操办很长时间,一两个星期的都有,名目复杂花费大。现在统一由理事会做主,节俭办丧,大力倡导用家庭追思会的形式悼念逝者,既能表达尽孝哀思之意,也能节省开支。”新屋组组长、宗姓理事会成员之一的宗仁安如是说。

花冲村坚持党总支部牵头,按照姓氏和自然屋场划分,以村里乡贤能人为基本结构成立了屋场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为出发点,对红白喜事的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规范。开始实施的时候,群众还有些不理解。花冲村借各种民事会议、入户工作、乡村夜校宣传政策之机,广泛开展宣传,推动试点工作有序进行。如今,“倡导厚养薄葬,弘扬人文关怀”“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婚丧嫁娶新风,营造文明和谐乡风”等公益广告覆盖全村各屋场角落,“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祭祀雅办、小事不办”成了村里文艺宣传队的传唱新词。在疫情防控期间,红喜事取消,白喜事简办,亲朋好友互不拿烟酒拜年。如今,花冲村乡风文明建设已成为新常态。

在花冲村,每个姓氏结合实际,制订“一氏一约”新规,将遵纪守法、注重家风家教、做好门前“三包”等纳入民约,每年定期开展平安家庭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对不遵守民约的予以教育监督,以群众影响群众。目前,全村开展村民说事30余场次,协调解决事务50余件,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北中镇 吴承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