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10:31:40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809 |
近年来,江塘乡大塘村充分利用公德银行、“一约四会”等方式方法,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广大村民树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让疫情下的“红白喜事”更有“温度”。
疫情防控关键期 移风易俗正当时
日前,在江塘乡大塘村花屋组,一场张德英老人的丧事告别仪式正在悄然进行,没有鲜花,没有鞭炮,只有十几名亲属前来送行。但在村组微信群,送别张德英老人的村民却有几百人。张德英老人生前非常节约,待人和善,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只要其他村民有需要帮助的,她都会力所能及地进行帮助,当得知老人意外去世后,很多亲朋好友都准备给老人办一场热热闹闹的丧礼,村两委获悉后,第一时间来到张德英老人家中,向她的家属宣传疫情防控和移风易俗的相关内容,建议亲属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同时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最终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奶奶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丧事简办也符合老人的遗愿,当前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对于移风易俗,我们家属是支持和理解的。”张德英老人的孙子朋兴鹏说。
“移风易俗是我们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群众比较抵触,认为我们在破坏传统,随着长久推进,现在大家都认识了移风易俗的好处,开始积极配合。”江塘乡大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文达说。
创新机制体制 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江塘乡大塘村地处太湖县新仓镇、徐桥镇和江塘乡三个乡镇交界处,全村698户2640人,下辖17个村民小组。初夏,走进大塘村,只见村内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移风易俗标语随处可见,阵阵田园气息扑面而来,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纸上。然而在几年前,大塘村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一度盛行,许多历事村民都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叫苦不迭。移风易俗新规出台以后,大塘村村两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召开党员、村民代表扩大会议,科学制定了移风易俗“三字经”、“一约四会”、“党员示范五带头”等村规民约,全面推行“红白理事会负责制”,其中“一约四会”中的“四会”指村民组议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会员均由群众中有威望、有影响、责任心强的老党员和村民组长等组成。与此同时,村里还成立移风易俗宣传小分队,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村通广播、广场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教育引导村民弘扬文明新风,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以前谁家有红白喜事都大操大办,争着比气势排场,现在都争着比遵规守纪、争着比勤俭节约。”江塘乡大塘村村民朋礼家讲道。
建立公德银行 让移风易俗之花长盛不衰
近年来,江塘乡大塘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产业发展在全县走在前列。2019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突破100万元。经济发展了,移风易俗也不能落后,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建议下,大塘村公德银行应运而生。
据大塘村公德银行负责人汪玉平介绍,公德银行从红白喜事、人居环境、公益事业、化解矛盾等方面入手,将村民有德的行为以积分形式进行评定。例如:房前屋后无杂草、无乱物堆放加5分,红白喜事新办的加10分,化解矛盾、参与公益事业加2-10分等,同样相对的,这些行为如果做的不好,就会扣掉相应的积分。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设立“公德账户”,理事会成员每个月逐户开展积分评比,村民根据账户内的积分数额,免费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大塘村公德银行自2021年11月份创建,全村参与公德银行创评家庭657户。通过公德银行建设,村民们看到了乡村面貌的变化,感受到生产生活风气的改变,更加自觉地抵制坏风气,弘扬和践行新风尚。“乡村公德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和持久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省委组织部派驻该村的党总支部第一书记付晓峰说。
如今的大塘村,逐步实现婚丧事宜简单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营造了乡村崇尚文明、节俭、科学的良好风尚,也让疫情下的“红白喜事”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