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评论
清明慰英灵,脱贫不忘扶贫人
2021-03-31 16:29:16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2002

  清明节临近,相关话题逐渐升温。记者在基层调研时,有群众建议各地有关部门在今年清明节,专门纪念在脱贫攻坚战中牺牲的1800多名扶贫干部。这样的倡议,值得仔细讨论。

  据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300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挺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深沟巨壑,向贫困发起冲锋。“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们中有“扶贫伉俪”吴应谱、樊贞子夫妇,有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也有“扶贫之花”黄文秀、驻村干部余永流……

  缅怀,是清明节最正确的打开方式,一张张逝去的面孔总会不断被想起——我们追忆逝者,感悟生命,思考人生的价值。这对传承他们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学习,是最好的致敬。在过去的8年脱贫攻坚战里,广大扶贫人他们挥别小家的亲人,驻扎在贫困的村寨,行走在崎岖的路上,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铺就了群众脱贫之路。他们当中有1800多名同志为了贫困群众如期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为了群众脱贫,甘愿“脱皮”,心甘情愿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群众幸福指数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致祭牺牲的扶贫英雄,致敬为人民幸福而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这对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追忆,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可复制的路,这对广大党员干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向脱贫英雄们学习,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这无疑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王子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