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08:10:06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7739 |
城市繁华舒适的生活让人向往,进城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却有这样一群人,抛却城市安稳舒适的生活,用平凡的脚步,在大山深处为“爱”丈量。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陆常坤,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自告奋勇毅然走进我县最为边远的北中镇吴俊村,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
听民声汇民意
吴俊村位于北中镇西南边陲,是全镇十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被认定为深度贫困村。到村后,为了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他与村两委及时沟通交流,第一时间入户了解实情。一户又一户,一次又一次。就这样,很快他便与乡亲们打成一片,也及时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2018年4月,陆常坤驻扎吴俊村的时候,村里还有建档贫困户93户,涉及230人。两年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针对每一户的具体情况量身打造脱贫计划和实施进度,引进科学指导,乐施人文关怀,不定期跟踪回访,脱贫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家住吴俊村江阳组的朱运胜,是陆常坤扶贫包干对象。这一家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因为家人接二连三的事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用借来的几万元钱买了9头母牛,因为夫妻俩缺乏养殖经验,小牛成活率太低,血本无归,彻底丧失了脱贫的信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次创业时,陆常坤找来行家给朱运胜做技术指导,科学养殖,第二年出售18头牛,净赚3万元。初尝致富成果的朱运胜夫妇乘胜拓展养猪、兴田种地、安装光伏发电板,每一个项目的开展,稳定脱贫。
陆常坤还是太湖县仁爱爱心协会的发起人。驻村以后,他充分发挥协会的资源优势,为穿不暖的孩子送寒衣,为失学儿童寻找帮扶结对,为孤寡老人送寒问暖,为濒临绝境的家庭雪中送炭。
舍小家为大家
由于长期驻村工作,离家又远,陆常坤基本上照顾不到家里。妻子身体状况不好,上班的同时还要为丈夫担起家的重担。女儿刚上初一,正是需要父亲陪伴和辅导作业的时候。即使这样,母女俩也很少抱怨。因为她们明白,山里的群众更需要他。每当谈及家庭,陆常坤的心里总是无比愧疚。但一想到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他觉得很值。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召唤,我就到哪里去。”这是陆常坤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这样的担当里,却付出了多少代价,流下了多少汗水。作为一个普通的驻村扶贫工作者,他时刻把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把村民的生活时刻放在心里,朴实无华地奉献,用爱挥洒青春。
谋发展解难题
“要想让村民们生活得更好,就要改变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在这里真正能够因地制宜,就地发展致富。”陆常坤说。
村里的劳力都出门务工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陆常坤找到在外省做电子产品的老同学,2019年9月,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积极对接下,村两委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与合肥绪桐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电子元器件加工厂,让村级集体经济每年获得收益4万元,还带动了当地3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就业。
“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而且时间自由,有空就来挣钱,真是太好了。”村民们纷纷点赞。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油茶基地建起来了,绿绿的油茶遍布山岗,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起色;贫困户选择了合适的产业,找到了致富门路,日子越来越好;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村民们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村小里孩子们换上了新衣服和新文具,学习有了新气象。
驻村帮扶三年来,他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获得“安庆好人”、“最美退役军人”、“十佳志愿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北中镇吴俊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陆常坤。
记 者:吴阳金 见习记者:汪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