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 15:49:29 编辑: 刘燕 审核人:叶玲玲 阅读次数:1798 |
占寿言是天华镇涧水村人,今年66岁,一家6口人,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两个孙子都在上学。爱人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用药,家里全靠他维持家务,加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子地处大别山区,耕地面积少、生产模式单一,他成为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我家的生活很贫困,种点稻谷、养几只鸡鸭,想过上富裕的生活真的很难。”提起往事,占寿言说道。
2016年,从安庆市城乡规划局下派的赵新春来到涧水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他一到任,就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在占寿言家,赵新春对他说:“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扶贫工作队要为你量身定做脱贫计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占寿言有一手绝活:拽挂面。60岁以后,因为年龄原因,在外不好找工作,为了弥补家里经济不足,占寿言决定拾起曾经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手工挂面。“做挂面要起早贪黑,这样才能做出好挂面,挂面对天气要求很严,天气不能太热,天气热了面条容易馊,下雨天也不适合制作挂面,必须要有很好的阳光照射,制面时间也很讲究,要掐住时间点,挂面才会有嚼劲……”占寿言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的把挂面挂到架子上。占寿言拽出的挂面细长、劲道,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每年都有很多外地的居民前来购买。每一份挂面都是占寿言辛辛苦苦付出时间和耐心得来的,也是他用自己的双手创收致富的最好诠释。
脱贫致富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光伏发电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造血式’扶贫。光伏扶贫政策出台后,占寿言第一时间响应村里的号召,带头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容量3千瓦的光伏设备。他定期清扫光伏面板上的灰尘,一排排光伏板在烈日照射下熠熠生辉。电表箱里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光伏发电的电量,光伏发电每年净收入有三千元左右。
除了产业扶贫,让占寿言印象最深刻的改变还有村里道路的硬化。占寿言家住在涧水村大屋组的一座山边,这里只有几户村民。曾几何时,出门就是土路,碰上雨天更是泥泞难走。驻村扶贫工作队把修路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向上申请资金。现今,涧水村群众期盼了几十年的道路硬化问题解决了,水泥路也延伸到了占寿言的家门口,出入方便了,发展的路也通了。
天华镇涧水村支部书记孙庆华说:“脱贫只是起点,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正在等着我们去一步步实现。我们村将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加大资金帮扶力度,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服务业等,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让全村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徐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