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湖新闻网邮箱:thxww@163.com 加入收藏|繁體版|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先进典型
身残志坚的“牛倌”方志华
2020-10-13 16:11:25 审核人:左燕平 阅读次数:4114
在百里镇叶河村,说起方志华这个特殊的家庭,没有不竖起大拇指,赞叹“真了不起”的。一家5口人,便有3人不同程度残疾。但他们不悲观,不放弃,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靠乐观、坚强、勤劳,走上了养殖小黄牛的致富路。

近日,记者在叶河村见到方志华时,他和父亲方承发正将山上放养的小黄牛往回牵。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带来行动不便的方志华步子不快,牛儿都乖乖地跟在他身后,摇得牛铃“叮当、叮当”响。方志华的脸上,始终带着灿烂的笑容。这笑容,很容易感染身边的人。从这笑容里,很难想象到他家原来有多么困难。
“一开始实在是难得可怜,连孩子读书的钱都没有,油盐钱都是省吃俭用来的。儿子又是这样的情况,当时真是对生活一点信心都没有。”说起以往的难处,靠走村串户帮人理发的方承发感慨不已,“生活还要过下去,得想办法让这个家走出困境,得想办法给儿子找到谋生的事情。”

因手脚行动不便,方志华初中毕业后便留在了家里。开始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来做,学手艺学不成,干农活干不了,又没办法外出打工,只能整天闷在家。看到儿子这样,方承发特别着急。“后来想想,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家都养牛,有经验,只要能把牛放养到山上,就没多大问题。这也算教给了孩子一种技能。”
2012年,方志华养起了第一头牛。在平常人眼里,养一头牛是非常轻松的。可方志华要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的数倍。他不仅要从零开始学养牛技术,还要克服走山路的困难。别人一个小时的路程,他可能要花两个小时。方志华在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不懂技术,他就向其他的养牛户请教;走得慢,他就起早摸黑,从不分天晴下雨;有时候在山上找不到牛,他就奔波四处去寻找。随着经验的积累,方志华渐渐喜欢上了养牛。

“方志华吃得苦,勤快,有时候哪里弄伤了,他忍着痛,照样放牛上山。”他的邻居这样夸赞他。
“爸妈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妈妈、老婆身体不好,我也不能总是靠着他们。我养牛也是学到了一门技术,以后也算有稳定收入,我还能照顾家人。”方志华腼腆地说。
方志华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镇村精准施策,鼓励他家把养牛作为主产业,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该村扶贫专干张慧说,“方志华家的情况十分特殊,我们当初在制定产业帮扶政策时,觉得养牛还是比较适合他家。同时我们协助相关部门,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他家支持,让他家脱贫无后顾之忧。”
得到扶持的方志华对养牛更是充满了信心。2017年,他家开始走自繁自养之路,建起了牛栏,除购买了母黄牛、母水牛各一头外,还购买了牛崽子。这两年,他家每年都会卖出5、6头牛。今年,他家已经卖了5头牛,还存栏了10头。“前几天卖了一头牛,卖了16000多元钱呢。”方志华高兴地说。

2019年,方志华家光荣脱贫。方承发表示,戴了那么长时间的贫困帽子,该摘掉了,否则不好意思。如今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也不用担心孩子以后照顾不了家了,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只要我力所能及,还想多养些牛。因为做这件事,让我找到了快乐。”方志华轻轻抚摸着牛背,他的眼里,满是欣喜的光芒。

记  者:叶玲玲  吴阳金

相关新闻